名医风采王承党ldquo金钱越分

东南快报见习记者叶娇/文见习记者钟文兴受访者/图

王承党消化内科名医工作室

主任:王承党

成员:范华、陆岽、郑雪雁、郑玮玮、刘益娟、俞星、陈金通

团队擅长:消化内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和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执业地点:福建医院

一、名医风采

他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中学时期参加几何数学竞赛夺得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30多分,考研的时候超录取线多分,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数学家,机缘巧合最后却成了一名医生;

他曾凭借精湛技艺给许多患者吃了“定心丸”,使其消除忧患,得10年安宁。为了掌握药物的特性,他精准告知患者药物的口感和短期不良反应,还亲自以身试药,医患共情;

他从不吝于把丰富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于后辈,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医者。他从未有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担忧,用他的话说就是:“金钱越分越少,知识越分越多”……

王承党教授

他叫王承党,年6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作为引进人才回到福建医院,现为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者:以身试药、照镜子插胃管只为了医患共情

记者来到消化内科病房时,正赶上王承党教授查房。在查房过程,王承党教授和患者之间的互动也很多,他总是愿意花精力做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病房中,有位患者21岁时就因胃出血住院,这次又因十二指肠溃疡前来就诊,王教授一边对学生们说:“他这种是典型的按教科书生病的例子。”

他详细询问患者平时生活习惯后,劝道:“古代人养生要少喝酒,人到中年是个分水岭,熬夜、抽烟、喝酒对身体各个器官都有影响……”

语毕,他又转头对学生们说道:“有些病人的身体问题和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很大,但是家人让他改,他不一定会听,医生说的话则会起较好的效果。只要有用,这种时间也花得值。”

平日里,王承党教授每周有4次门诊,其中专家门诊2次、专病门诊(炎症性肠病)1次、特诊门诊1次,他的门诊号总是提早被预约一空。

远道而来的患者如果约不上号,他常常会加个临时号,等到下班时仍加班看诊,免除了患者来回奔波之苦,但他延迟1-2个小时下班,已是常态。

在门诊或查房时,王承党教授常跟患者说这药口感怎样、不同胃黏膜保护剂的细微差别等书本上找不到的内容。

他怎么会有这么精准的经验之谈呢?除了他平时善于从患者身上观察、阅读国内外文献之外,他还有一个“绝招”,就是自己亲自试服消化系统常用药,了解药物的口感和短期不良反应,因此,他对消化系统药物的特性非常熟悉。

主持全国会议

肠内营养治疗是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这种疗法需要插胃管、持续管饲,“插胃管”成为开展这项有效治疗手段的主要障碍。为了在省内率先开展这项新疗法,王承党教授照着镜子给自己插胃管,体会每个环节的要点和感受,然后再与患者分享。

长者就医优待卡

此外,王承党教授口袋里常放有两种卡片,不是他个人名片,而是便民卡片。其中一张是“医患联系卡”,卡片上列出了门诊的挂号方式、联系方式,背面是备受患者喜欢的“日常饮食指导”。

另一张卡片是“长者就医优待卡”,这张卡片是高龄、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免费发放给他们的,当他们复诊时,可以提前看诊。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被其他患者反对,反而获得广泛好评,诊室提倡“尊老”的社会风尚,充满了爱心。

如此种种,感动了很多患者。“这位医生非常好!”患者们常说的话,无疑是对王承党教授医德高尚最美的诠释。

在全国消化年会上作专题讲座

师者:医术不是个人的独门绝技知识越分越多

当天查房时,科室12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把王教授围在中间,前方可移动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笔记本电脑。

在询问完病人的情况并嘱咐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xe/11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