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诊治让胃无幽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柴昕魏敬敬

我市5家单位挂牌全国第二批“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市级示范中心”!

作为由李兆申院士牵头,国家消化道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防控办公室共同开展实施的项目,该示范中心在全国市级以上示范单位已有家。这意味着,规范化诊治正成为我国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流方式。

那么规范化诊治这个杠杆,真能为国人守“胃”无“幽”吗?在第九个全国“无幽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我市“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市级示范中心”负责人。

我国“幽人”占比近5成

感染后常伴发多种胃病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根除它是公认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威开门见山地表示。

作为人类的“老熟人”,幽门螺杆菌由于超强的胃酸适应性,已与人类共存了几万年。它的感染呈明显家族聚集性,吃饭、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被传染。另外,有些老人还喜欢咀嚼食物后喂孩子,以及动不动就亲宝宝的嘴巴,这也是幽门螺杆菌在家庭内部传播的一个重要链条。

据统计,目前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近50%,感染后可引发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但大部分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小部分感染者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如腹胀、恶心、胃痛等。

“测幽”首推吹气实验

规范疗法可实现九成根治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李威建议:首选方法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简单来说,就是服用试剂后,对着仪器吹气,即可检测出是否感染。这项检查便宜、方便、准确性高,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如果怀疑有溃疡等继发疾病,医生会建议做胃镜检查,检查时顺便取非常小的一块胃组织,也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

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就都是“幽人”吗?答案是未必。前几天,李威在门诊就遇到一位男士查出幽门螺杆菌,开药时要求给妻子一起开上,在李威的科普与建议下,该男士的妻子到门诊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是阴性。像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并非个例。

“幽门螺杆菌的规范化诊治,目前临床主流疗法是铋剂四联方案,一般规范化治疗2周,可实现90%的根除率,再感染的发生率约为5%。”李威进一步介绍,但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因此,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药品的耐药性以及既往用药史、合并疾病、正在服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性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药物的最佳种类、剂量、疗程等,才能达到最佳根治效果。

“杀幽”偏方不可靠

儿童感染后别急着用药

随着幽门螺杆菌认知度提高,市面上宣称可以“杀幽”的偏方和商品也层出不穷,这些方法到底可不可信?对此,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安庆的态度是:临床没有确切数据证明偏方有效,最可靠的“杀幽”医院规范化治疗。

有些患者迷信蒜、醋、酒能够杀菌,在家中自行大量服用,结果不但没有根除幽门螺杆菌,反而伤了胃。还有些患者听信“灭幽”牙膏等商品宣传,前前后后折腾好几年也没能让指标“转阴”。还有的患者因就诊的医疗机构杀菌方式不规范、不科学,不但没根治幽门螺杆菌,还发生了多重耐药……这些都是门诊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幽门螺杆菌根治路上的“绊脚石”。

李安庆还强调,当儿童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如果没有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其他疾病,先别急着用药。这是由于儿童存在生理上的个体差异,对服药的依从性较差,治疗后不像成年人那样极少有再感染,不容易达到根治的效果,并且临床也有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幽门螺杆菌感染自动消除的案例。因此,建议家长做好家庭传播链条防护,在孩子14岁以后再为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jx/12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