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语中的论如何在组织胚胎学中找到你的

上一期我们探索了系统解剖学读心术——

医语中的

不学好系统解剖学,怎么看清TA的心?

「枫林萌新」们在与系统解剖学相爱相杀的同时,还会邂逅「组织胚胎学」公子——听听学长学姐的「浪漫情史」吧!

「医语中的」第二篇:组织胚胎学

组胚看切片很重要,它不像系解比较大体,各个组织的形态必须在显微镜下看切片才会有感性的认识,不然光靠死记硬背可是要头发掉光的哈哈。可能刚开始学总论的时候老师会比较慢条斯理(沉迷吹牛皮),会比较枯燥无聊,后面各个系统的老师上课简直超级无敌螺旋棒(当然得事先预习一下,不然可能找都找不到)。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范可扬

组胚和系解一个妈生的hhh,系解是宏观的组胚是微观的~学的方法也一样,结合功能和结构去记,实验课的时候认真观察就好了,可能会感觉比系解抽象一点,理论课上多看图多开动想象力hhh,实验课的时候好好看片子。理论课记得抓重点,书上内容很多很杂,细节有时间再抠。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黄欣滢

说是组胚,其实时间大都被组织学占去了,真正留给胚胎学的理论课时间只有两个课时(一次课)。但这并不是说胚胎学不重要,我们甚至应该认为胚胎学很重要(考试照样考hhh)。

如果说系解是我们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人体的结构,那么组织学便是带领我们了解人体的微观结构。所以除了每周一次的理论课,实验课也很重要。在实验课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切片,自己在显微镜下探索理论课上学习的各种结构。

理论课也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总论,介绍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二为各论,介绍不同系统的组织学结构。总论是各论的基础,各论是对总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刚开始学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需要记大量的结构、部位,但越学到后面越会发现其中的道理,这和系解类似,微观的组织学结构自然也有他们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生理(正常)情况下的人体组织学习是我们今后学习病理学的基础,只有学好了组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分析病理情况下组织的不同特征(不然连病理切片来自哪个组织都认不出!)。

个人建议每周复习(最好是记忆)一遍本周的学习内容。组胚记忆量大,需要尽早复习和准备理论内容。实验课会安排期中考和期末考(都是看ppt写结构和看切片写结构),理论课仅有期末考。一定要注意不同章节之间的横向比较,比如同一结构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系统的不同器官处,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和记录。另外,由于胚胎学课时安排少,考试考到的内容也不那么少,若时间允许可以自行学习(不过有些老师会安排在实验课上学习胚胎学,但时间还是有点紧),以免期末时太过惊喜。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匿名美丽学姐

这门课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上课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的知识,胚胎学的内容一节课带过,但期末会涉及其中一些典型和重点的知识,同样不能忽视。

理论课(期末约占60%):掌握各组织和器官系统在显微镜层面的形态学特征,书本上的知识很系统全面,老师PPT也很清晰,内容不难理解,但知识量很大,所以重在平时的积累和巩固。如果有时间可以课后根据老师的课件进行复习,理论课没有期中考试,所以定期的梳理对知识的记忆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期末考前的复习会更轻松更助力。

实验课(期末约占40%):主要是观察切片,实验课前回顾理论课上的知识,重点是各切片的特征,在看切片和绘制切片图时抓住和记住这些特征,既是认真对待实验课平时的任务(实验课平时成绩占比不小)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级预防医学

张帆

组胚刚进入正式课程时,我感觉学习中存在一个问题——内容多,时间紧(其它医学课程可能类似)。当我感到迷茫的时候,我在知乎上搜索「学习组胚的方法」,最后采用思维导图来做每堂课的笔记。

所以,当大家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找解决方法,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不是坏事。

另外,强烈推荐思维导图做笔记,它的强大之处在于有条理,给人一种大局观系统感,看着爽(那么多页的文字简化成一页思维导图),不会遗漏知识点(一节课的知识点总是有限的,一条一条列肯定不会漏),平时我比较担心的就是遗漏知识点,因为医学有的时候并不能通过几个简单事实推理出所有知识,而是一点一点记忆的,遗漏一个点可能就是失去了拼图的一部分。

可以用mind-master或者x-mind等等工具绘制思维导图。我比较喜欢事无巨细地写思维导图,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期中期末的时候不用看书直接看思维导图就可以了。但这样做思维导图会花挺长时间的,因为要把书上几十页的内容重新整理,以更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就像你读完我这篇有点混乱的学习分享后,找出其中隐藏的「小标题」的过程。还有的人喜欢只列一个大纲,然后联想每个小标题对应的内容,大家可以看看哪种方法适合自己。

(细胞骨架一章(细生)思维导图展示)

学习组胚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这是我用Onenote做的笔记,例如肺泡I型上皮细胞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它们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很好理解,理解之后很容易记忆。

我也很喜欢用Onenote做笔记,因为它可以同步,只要在手机上再下载一个Onenote,就可以随时看自己的最新笔记。在食堂排队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可以掏出手机,随时随地记忆。别人以为你在玩手机,但其实你在学习。

要重视组胚的实验课。当一周的理论课结束后,要及时巩固掌握,然后在实验课上观察:我要看什么、它是不是和理论课讲的一致。我习惯把每周实验课上截的组胚图片拷贝回去,这里强烈推荐同学们每周都整理这些图片——在图片上标注结构,配备文字说明。

说到做笔记,我认为一定要清楚简洁准确、方便记忆,像之前提到的思维导图、图文并茂之外,还可以用表格: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尿的生成、排出)

有的时候老师也会帮我们整理出表格和思维导图,可以在老师的基础上补充。

至于要不要预习,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基础课程是不用预习的,因为预习了可能也看不懂,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如抓紧上课时间,听老师怎么理出这一章的条理、怎么理解这个内容,当有一定基础之后,如果有时间预习自然最好。在此表白医学院的老师,感谢他们精彩的课堂!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张一

(注:推送中分享学习经验的各位学长学姐以专业和姓氏的拼音为序)

广大「医语中的」系列推送的忠实粉丝在这几期学习经验分享之后,想必对于即将面对的医学专业课一定增添了几分信心吧?其实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在本质上总是大同小异的,只要你认真努力,又怎么会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收获呢?

下期推送预告:

我懂生物和化学,却不懂生物化学?

9月10日,为你而来!

看完以上内容,有没有期待加入枫林办?

那就扫描下方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et/4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