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很多朋友拿到胃镜报告,看到“糜烂”两个字,都吓得不轻。那么,糜烂性胃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胃炎?严不严重?怎么治疗和预防呢?什么是糜烂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临床最为多见的,是慢性糜烂性胃炎,是胃粘膜在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以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糜烂,这里的糜烂可以简单理解为有破损、出血、红肿等症状。糜烂比较轻的情况,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舒服、上腹部隐隐作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糜烂比较严重的情况,例如损伤到了粘膜血管,还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就会呕吐咖啡色样的东西,甚至是鲜血,或者解黑色大便。
常见的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种引起各种胃部疾病的细菌)
应激状态:(面对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时的反应)
药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导致胃粘膜损伤、而且容易反复发生粘膜糜烂
十二指肠液反流:当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闸门」(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时,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可以反流进入胃内,损伤胃粘膜,引起粘膜糜烂
糜烂性胃炎传染吗???
糜烂性胃炎不属于传染病。
但糜烂性胃炎病因之一的幽门螺杆菌,是可以在人群之间传染的。
主要是口口传播,所以,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也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糜烂性胃炎会发展成癌症吗?
一般来说,糜烂性胃炎仅仅是损伤了最表面的一层,所以很好修复,预后较好。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糜烂性胃炎变成癌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有如下情况需要注意:(1)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原因:胃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如果患者的胃粘膜糜烂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这些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今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就可能会相应的增加。(2)是否确定为糜烂性胃炎:部分早期胃癌的患者在某次胃镜检查中可能仅仅表现为局部粘膜糜烂,如果没有进一步进行检查,例如胃粘膜活检或者NBI(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超声胃镜等,可能会漏掉这些早期癌症的表现。得了糜烂性胃炎需要住院??
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已经明确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好、粘膜糜烂的程度不十分严重,是可以在门诊服药和复诊的。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门诊药物无法控制的症状、或者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需要住院进行止血治疗时,那就需要住院治疗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