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仅28岁的患者
身患急性肾功能衰竭
生命垂危
原因疑是
我们常吃的隔夜饭
(网络配图)
4月25日上午10时30分,医院数十名专家聚在一起要为一名28岁、突患肾功能衰竭的小伙儿会诊。
据了解,这名小伙4月初的一天,在家食用了隔夜冷菜和冷馒头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4月10医院就诊,以“急性肠胃炎”予以治疗,其间曾做胃镜,显示有胆汁反流现象,经治疗,症状有所缓解。4月20日,小伙饮食后再度出现频繁呕吐、上腹不适。4月21日,到西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血淀粉酶指标高达,而血肌酐更是高出正常值约7倍,考虑是急性肾功能衰竭,22医院。
(网络配图)
医院急诊科,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却未明显好转。经查,各位专家都提出,小伙的病因90%可能是因为食物中毒。院长熊利泽提出,应继续追查病因,如果确因食物中毒而引发,那么毒素是否会对神经中枢及心脏造成伤害,相关科室也会及时跟进控制病情。
(网络配图)
新闻多看点
谁家没点剩菜剩饭
特别是节俭的老人
遇到剩饭剩菜
舍不得倒掉
但剩菜安全吗
看看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的实验——结果可能会让你改变对剩菜的看法!
实验:剩菜会发生这些惊人变化
选择三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凉拌圆白菜、炒圆白菜和炖菜,分装后冷藏。
当天变化不大
凉菜:当天培养皿中就散落了一些白点
炒菜:培养皿中也出现了一两个白点
炖菜:没有变化
白点其实就是细菌繁殖后,许多细菌的集合体,又叫做菌落总数。
12小时后凉拌菜和炒菜都有了明显变化
凉拌菜:白点变多且变大
炒菜:白点也变多了
炖菜:还是没有变化
将放置12小时的炒圆白菜再次彻底加热了一次,肉眼就看不到白点了,说明细菌被杀死了。
24小时后凉拌菜菌落数严重超标
凉拌菜:菌落总数已经相当严重,超出标准范围。
炒菜:菌落总数在存放24小时后也有明显的变化
炖菜:有轻微变化
将存放24小时的炒菜充分加热后,细菌消失。
48小时后只有炖菜变化不大
凉拌菜:培养皿已密密麻麻布满了白点
炒菜:也像雪花一样,且有轻微的异味
炖菜:依然变化不大
剩菜放久了,细菌就变多,它们会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使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导致食物的腐败变质。
(网络配图)
注意!剩菜可能有多大危害
细菌繁殖需要“食物”,那么随着“小白点”的增长,菜品会有多大影响呢?
1、维生素流失: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会流失。
2、营养价值降低:细菌会分解菜品种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食物原有的营养价值。
3、产生毒素:如果细菌中有致病菌,则有可能会产生毒素,毒素的耐热性很高,如果毒素达到一定的量,则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腹泻、呕吐等。
4、亚硝酸盐增多:细菌繁殖也使蔬菜中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很容易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网络配图)
切记!剩菜危险排行榜
不同做法的危险排行第一名:凉拌菜(叶菜类)
建议不存放,或被剩下不超过4小时。
第二名:炒菜建议存放不要超过12小时,且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第三名:炖菜虽杀菌彻底,但存放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故建议存放不超24小时。
不同菜品的危险排行第一名:蔬菜
如果菜做多了,优先把蔬菜吃完,荤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
第二名:豆制品
鱼类和豆制品相比,豆制品更容易腐败。它们的共同麻烦是可能繁殖危险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这种菌能产生“肉毒素”。毒素在度以上加热几分钟能够破坏,但如果没有热透,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名:鱼虾等水产品
在荤菜当中,最应先吃完的又是水产品,这是因为水产品蛋白质特别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水产品也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第四名:其它肉菜
荤菜中肉类保存时间是相对较长,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彻底加热虽然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但蛋白质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于产生有害物质。
(网络配图)
建议:吃剩菜有三个小技巧
如果非要吃剩菜
那么做到以下几点
1、彻底加热
彻底加热后,细菌就被杀死了。另外,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在度以上加热几分钟能够破坏,但如果没有热透,就非常危险了。
2、搭配新鲜蔬果
细菌繁殖会使剩菜中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如果搭配新鲜的蔬果吃,果蔬中的维C可阻断亚硝酸盐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3、加蒜泥、醋
凉拌菜则建议加一些蒜泥、柠檬汁、醋等,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文章综合华商报、健康时报
温馨提示:“写留言赢红包”活动火热持续中,回复“红包”见活动详情!
本期编辑:许安
觉得不错,请点赞↓↓↓欢迎写留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