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航里搜“鹈鹕野餐”是搜不到的,你要搜“OsteriaPelecanus”这样的单词,才可以在中山中路上找到这家店。
招牌上连中文都没有,只有一串英文“OsteriaPelecanus”以及一只鹈鹕,足够高冷了吧?吃过的食客却说,这是一家接地气的意大利土菜馆。
老板兼厨师阿财是蓝带毕业生,却自称“烧饭狗”。他烧起饭来百无禁忌,用很多中式食材混搭意大利农家菜。在这里吃西餐,永远不用太正经。
杭州人喜欢赶时髦,很多餐厅可以一夜爆红,“杭儿风”一过便门庭冷落。但朋友圈和各种食媒对鹈鹕野餐的赞赏却源源不断,连本地一家号称美食毒舌的公号也心甘情愿给它好评。店门口排长队的食客,开张一年多就没断过。
很少有餐厅能够持续、稳定地,被八方人士都说好的。要知道吃这个玩意,众口难调,这更激起了我对这间店的好奇心。
▲鹈鹕LOGO是由老板娘设计的。选择这种水鸟是因为它“嘴大什么都吃像阿财,脾气暴躁像老婆。”
对阿财的采访约在周二店休的时候,因为鹈鹕的老板阿财不是坐着数钱,还要兼顾餐厅烧饭,亲自准备当天食材。即使他家中午不营业只做晚餐,即使店里只有6张桌,排着队轮换的客人足以让他忙翻。他说:“烧饭的时候,根本说不了话。”
╲
不想当网红的“烧饭狗”
╲
见到阿财,我开门见山地说:“你很红哦,每个人都说你怎样怎样的好吃!”他好象有点委屈:“我不要那么红啊。”
“我的店面小,那么红,烧饭忙不过来的。现在全部都是预订吃饭,客人临时过来的话,都得排队等很久。”
突然觉得他的店有些日系餐厅的风格。在日本,很多平凡外观、料理一流的小餐馆几乎堂堂客满,没有预约,不可能进的去。老板也不是一味希望客人多,因为太过火爆之后,就难以提供优质的出品和服务。
好玩的是,不只自己不想当网红,阿财也不想让自己的菜变成“网红菜”。
所谓网红菜,就是来店里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点的菜。之前店里有一款清淡的节瓜披萨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每桌到店的客人必点。阿财却不喜欢大家跟风点菜,不想让店内其他精心研发的披萨受到冷落,不到两个月,就把它下架了。
现在各种人气榜单推荐让人眼花缭乱,反而选不出一道适合自己的菜。阿财说,口味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网红只会把你带到某个你不想去的地方。
很多客人一落座就会问老板,有什么推荐的吗?阿财的回答都是没有。
鹈鹕野餐菜单上的菜名都很长,这是因为阿财把所有食物的主料辅料以及做法都写在了上面,服务员也很乐意去帮客人介绍菜。他说,希望客人能愿意稍微花一点点时间去看这个菜名,找出自己喜欢的那道菜。
他说:“人生中真正能随自己心意做选择的时刻,其实并不多。不跟风是一种好习惯,即使只是点道菜这样的小事,也不要错过练习的机会。”
╲
意大利风味的土菜馆
╲
鹈鹕野餐OsteriaPelecanus,单词Osteria的定位是——意式小餐馆,阿财说是它是意大利的“沙县小吃”,大部分食客说他家是意大利的土菜馆。
引用本地某美食公号(曾自掏腰包默默下馆子四次后写得食评)的话来说:相对“Ristorante精致餐厅、Trattoria中档餐馆”,“Osteria”的菜式相对平实,而氛围更加轻松自在。哪怕在相对丰富的酒单中点上一杯,最终人均—的价格也使鹈鹕能成为杭城中性价比最高的西餐之一。
鹈鹕野餐并没有没有牛排和高档海鲜,没有松露和鱼子酱,大部分的食材都是就地取材,阿财喜欢混搭,大部分菜单的上面的食物都是天马行空,但又不会让你觉得很奇怪,好奇之外问他:“你,什么星座的啊?”他说:“水瓶啊!”好吧,怪不得,烧饭都这么有创意。
阿财喜欢出新,看似洋气的餐馆,问他摆盘怎么搞?他说:“中餐的方式啊,我做完就出餐,上桌,没有高级西餐的那么多花头啊,主要是给客人吃饭,吃饱了吃好了,他走啊,我还要烧下一桌呢,我没有时间等他在那里欣赏我的盘子啊!”
哈哈哈哈,当时我就乐疯了,阿财好实诚啊。他把外间高级餐厅里所谓的“主厨精选”演绎到极致了。
▲虽然是西餐,鹈鹕野餐却不讲究摆盘,只讲味道
╲
一步步,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
阿财大学念的是自己毫无兴趣的环境专业,他说自己随便选的,四年没听过一节课。毕业之后在老爸的餐厅里打杂,每天工作就是切切菜、倒倒水,掏掏地沟,每月工资元。
两年之后,阿财提出,想学习专业的西餐。老爸支持他去了新西兰的蓝带厨艺学校,上课之外,他又在当地一家意大利餐馆打工。
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给他带来了巨大冲击:学校里学的是特别正统的法餐,从准备到烹饪到出品,过程非常繁琐;然而在小餐厅里,做的是简单到极限的意大利菜,比如橄榄,从冰箱里面拿出来,往油锅里一丢,炸完以后再捞出来,往盘子里一丢,这件事情就搞定了。
小餐厅厨房只有四个平米,生意却非常非常好。阿财说,他找到了事业上的指路明灯。
毕业之后他没有马上回国开店,而是开启了一个叫做“食游山海”的计划。从杭州出发,沿海而行,然后到了休渔期,开始迂回到内陆,一路走过云南、贵州、湖北。
▲“食游山海”计划,阿财在天的时间里,走过了25个城市。
每到一个地方基本上只做两件事情,第一就是逛菜市场,第二个就是找东西吃。
在汕头,他整整待了11天,最后吃出了急性胃炎;在云南吃蘑菇中毒,差点把小命赔掉。这一路他用生命在吃,同样也收获满满,由此他知道了,在某个既定的季节,这些地方的人都在吃些什么东西,他们的烹饪方式和食材搭配技巧是怎样的,大大拓宽了他对烹调的理解。
▲让阿财中招的,就是这些云南当地菜场边买的野生菌
回到杭州,他决定做一间意大利土菜馆,但也并不把思路限定在这个框框里。他说烹饪方式是一种载体,所以他会把食游山海一路找到的中国元素放进里面,猪肚、春笋、马兰头、香椿,香椿都会出现在菜单里,跟欧式的做法混搭。
阿财说:首先我是一个中国人,有一个中国的舌头。而店里客人99%以上都是中国人,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是没有太多机会去接触西餐的。店里保留了一部分相对传统的意大利菜,反而容易水土不服。
对于阿财来说,生活质感不只是口号,而是为了满足你的食欲。不想被条条框框绑架,接地气选用本地食材,这大概就是“土菜馆”的奥义吧。
╲
何不把烹调当作一场游戏
╲
作为一个成熟明智的食物消费者,我把吃饭习惯分为:在家自己烹调的生活饮食,以及外出去餐厅的享乐饮食。
在鹈鹕野餐就餐,算是享乐饮食,还是生活饮食呢?
在杭州本地现行的经济消费类别里,类似鹈鹕野餐这样不具规模的小餐厅(只有一家门店),因为不算是很高档的西餐厅,赚不到金字塔顶端富裕者的钱;对于部分上班族而言,一顿饭的费用又似乎太贵了点。
但是赚钱不容易,人们开始算计自己的钱到底花在哪的时候,才会去想着怎样的餐厅才是自己想要去的餐厅吧。
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日里,我们总是要谈及享乐美食,因为这必须要满足我们最初的欲望——食欲。或者是某天需要激励一下自己的人生,都可以找个好借口,让自己好好享受食物所带来的狂喜。正如本地另一家自媒体所说,假如有人跟你在鹈鹕约会,你一定要去!那是一种外出享乐美食的兴奋与期待。
对于阿财来说,厨房是他最大的游戏室,他也愿意进厨房去玩耍。烹调于他真的不难,材料够新鲜,简单适度的烹调就很好吃。
烹调应该像游戏,尽量俭约化,也不适合太严肃拘谨,最好亲朋好友一起参与,不是家里哪位家长来承担。唯一的区别,或者是要注意的就是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了,那就一点点一点点慢慢添加盐、酱油、胡椒..慢慢试味道等等,这样做出来的风味应该都不差。
阿财烧饭的方式让自己跟食客间的关系很紧密,我想说的是,更多的是一种质感吧,让你吃得健康、更营养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忘了说,餐厅其实是夫妻店,我一开始原本想知道夫妻之道怎么开店的,但是聊着聊着发现,其实整个餐厅都是他说了算,他太太只是负责餐厅的电话预定和食客的安排。他说,他在厨房里要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行事权。
我想起N年之前,一位老人家跟我讲:天下厨房再大,都难容两个女人。我觉得在阿财身上,男人也很适用哦。
撰文、图片
流川枫
如何拜访:
鹈鹕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