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雷君):
胃炎穴此穴相当于经外奇穴印堂穴,在督脉循行路线上,位于两眉之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胀气。选胃炎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左手捏起局部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向下斜刺人5~8分,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值得注意的是,胃炎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网,故出针后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针眼1~2分钟,以防局部出现皮下血肿或出血。胃炎是指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的急、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胃部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灼痛、嗳气、反酸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心痛”等范畴,认为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饮食不洁所致。印堂穴属于一个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经脉线,介于两眉之间,是以其特殊的部位而得名的。《灵枢·五色》中载:“阙中者肺也……”这里的阙中即指印堂穴,印堂内应于肺,肺又起于中焦,中焦乃脾胃所居之地,故针刺印堂穴具有舒肝和胃、健脾理气的作用。根据这一学说,作者常用此穴医治胃炎、胃脘痛、胃溃疡等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认为,印堂穴不仅能治标---止痛,而且还能治本--消炎,通过局部的调理作用而促使胃部的炎症慢慢消散,使病体康复。作者共治疗18例急、慢性胃炎,其中治愈17例,无效1例。当然,由于治疗例数不多,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需继续观察疗效。张某男,50岁,教师。于年9月27日就诊。胃部隐痛不适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经服用多种消化系统药治疗无明显疗效。检查: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弦。诊断为胃炎,取胃炎穴针刺,行泻法,经30分钟的治疗,病人郎感觉胃部胀痛好转,继续治疗8次,病人诉说胃脘胀痛、不适等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