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解读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护士采样、检验操作、医生解读。准确的报告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检验项目:便常规、便潜血、大便集卵
一、患者准备:
如做大便潜血试验,试验前3d内患者必须禁食动物血、肉、肝,同时也应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
二、护士采样:
1、便盒,正确粘贴条码。一次性便盒
2、大便标本采集于清洁干燥的便盒中,选择脓血黏液等病理成分,可多部位取材。
3、大便标本中为了避免混入尿液、消毒剂及污水,不应采取尿壶和尿盆中的大便。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使柔弱的原虫致死。大便中也不得混入植物、泥土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孢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
4、采集量:新鲜大便约5g(指头大小)或稀便2ml,以防止大便迅速干燥。
5、大便标本应在采取后1h内进行检查,否则可因pH及消化酶等的影响,使有形成分分解破坏。
6、做潜血试验,强调实验前3d内禁食动物血、肉、肝脏及富含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以免假阳性反应。齿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血等均可导致阳性反应。
三、注意事项:
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及注意事项:大便检验的标本通常采取自然排出的大便,但在无大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或采便管拭取标本,而灌肠后的大便常因过度稀释及混有油滴而影响检验结果。
四、医生解读:
(方法:手工法)
便外观:正常
白细胞:0
红细胞:0
虫卵:阴性
便潜血:阴性
外观颜色与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成形便;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不成形糊状便。
粘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粪便多为粘液脓血便,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有特殊腥臭味。
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
柏油样变: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50~70ml即出现柏油样变,其隐血试验呈阳性。
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
鲜血便:见于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球形硬便:见于便秘。
扁平带状便:见于直肠或肛门狭窄。
胨状便:为痉挛便秘的特点,如溃疡病出血、胃炎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
凝块样便:为脂肪及酪蛋白消化不全所致,呈蛋花汤样外观,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绿色便:因肠蠕动过快,胆绿素尚未转变呈粪胆素所致,多见于婴儿腹泻。
红细胞:下消化道炎症(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外伤、肿瘤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白细胞:结肠炎症如细菌性痢疾、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增多。
寄生虫卵:用于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如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带绦虫卵等。查到原虫滋养体和包囊用于肠道原虫感染的诊断,如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
便潜血阳性:①消化道出血时,如溃疡病、恶性肿瘤、肠结核、伤寒、钩虫病等。上消化道出血时化学法比免疫法阳性率高;下消化道出血时免疫法比化学法灵敏度高;②消化道恶性肿瘤时,一般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溃疡病时呈间断性阳性。本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约30~40%,进行期约为60~70%,如果连续检查2天,阳性率可提高10~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