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享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体会

助力临床医生发展

做有温度的肝病交流平台

上期肝硬化二中心王春艳老师和纪冬主任给我们带来了2例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分享,并与参与直播的医生展开了答疑互动,视频和精彩内容详见下方。

—小艾

建议WiFi环境观看

病例一

青年女性,31岁,工人,缘于年2月13日因“祛斑、去火”开始口服中药治疗约10余日,当时无明显不适。

3月13日患者再次口服第二疗程中药约5日,之后出现乏力、恶心、纳差,间断呕吐胃内容物,伴有感冒样症状,遂停用中药,前往当地诊所按照“感冒、胃病”给予输液治疗3日,后感冒样症状消失,但恶心、乏力、纳差等症状时有反复。

年4月7日患者开始出现眼黄、尿黄,伴皮肤瘙痒,偶见大便灰白,外院化验肝功明显异常,因治疗效果欠佳于年4月13日第一次入院。

v无肝炎患者接触史,无输血史。

v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长期饮酒史。

v已婚,爱人、孩子及父母均身体健康。

v生命体征:T36.8℃P99次/分R18次/分BP/76mmHg。

v身高:cm,体重:67.5Kg,BMI:27.03Kg/m2。

v查体所见:神志清楚,精神极差,面色发黄,全身无皮疹,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肝掌、蜘蛛痣阴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

肝功异常原因待查;

1)药物性肝损伤?

2)自身免疫性肝病?

3)梗阻性黄疸?

4)急性病毒性肝炎?

v肝功、血常规及凝血:TBIL.1umol/L,D/T0.71,ALTU/L,ASTU/L,ALPU/L,GGT90U/L,TBumol/L,PTA85%,嗜酸粒细胞正常

v排除:

其它肝炎感染(HAV、HBV、HCV、HEV、CMV、EBnegative)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正常)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铜蓝蛋白正常)

v腹部B超:肝回声增粗(肝实质损害请结合临床),脾大;

v核磁共振:弥漫性肝损害,脾稍大,动脉期肝右前叶下段强化灶,考虑异常灌注。影像结果明确肝损伤,排除肝硬化。

v辅助检查:MRCP未见到肝内外胆管未见明确狭窄及扩张征象。

v胃镜:非萎缩性胃炎;HP(-)

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急性,RUCAM4分(可能),严重程度3级(重度肝损伤)(R=21.6)

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熊去氧胆酸。

治疗后指标变化:

患者因“肝功反复”于-09-02第二次来我院住院,共住院10天。治疗上仍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后好转出院。

患者第二次出院10天后再次住院,酒精是何原因导致患者病情反复。

第三次住院结果如下:

v肝功、血常规及凝血:TBIL89.5

umol/L,D/T0.78,ALT89U/L,ASTU/L,GGTU/L,TBumol/L,ALP、PTA均正常,嗜酸粒细胞无异常;

v排除:

其它肝炎感染(HAV、HBV、HCV、HEV、CMV、EBnegative)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系列均正常、IgA、IgG、IgM、γ-球蛋白均正常)

v腹部核磁共振:肝硬化,弥漫性肝损害,脾大,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附脐静脉开放

v胃镜: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快速检查(-)

给予常规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完善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结果:考虑亚急性/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病变程度相当于G3S2。

互动问题

1、该患者半年内因肝功反复异常共住院3次,每次住院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均有效,目前是否需应用激素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激素的应用应该用于超敏或有自身免疫现象的,此患者虽没有明确的自身免疫现象,但患者病情在半年之内反复发作三次,从临床进程来说是一种复发性的或称为难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同时考虑患者住院后静脉输液效果好,但出院后改为口服药物控制不持久,表明损伤比较重;以及核磁共振前后检查,第一次未发现肝硬化表现,但第三次提示有肝硬化表现,虽然肝穿为G3S2.,肝纤维化改变不是很严重,但是影像学进展还是存在的。基于以上观点还是考虑积极给予激素治疗,预防疾病复发。

2、该患者3次化验自身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均正常,肝穿排除自免现象,目前是否需应用激素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是排他性诊断,肝穿还是很重要的,肝脏组织学病理一方面可以明确肝脏炎症损伤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判断肝脏损伤的原因,有无存在自免现象。针对该病例下一步会采用激素治疗,临床遇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建议还是尽量做肝穿刺。

患者第三次住院后,第一周给予了保肝降酶治疗,同时完善肝穿刺,通过常规治疗有些指标在好转,但AST还是在升高。在肝穿结果出来后,在第8天给予了激素治疗,甲泼尼龙,48mg/kg口服,一周之后减为32mg,然后减量到24mg,激素剂量逐渐减量,患者的总胆红素、转氨酶、胆汁酸等呈现一个明显下降,随后患者出院(图2)。

出院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G3S2,慢性,严重程度2级(中度肝损伤)(R=3.3)

预后

出院后坚持服用甲泼尼龙(逐渐减量)、水飞蓟宾、钙片及雷贝拉唑,服药7个月后患者自行停药(因应用激素出现了一些满月脸、水牛背,患者担心影响美观后停药),长达1年的随访中,肝功能持续正常。

不良反应:满月脸、水牛背、偶有胃部不适。

此患者治疗期间激素剂量变化:

病例二

青年男性,39岁。

v主诉:间断发热伴反复肝功异常9月

v流行病学史:否认肝炎病人接触史,无输血及血制品史

v既往史:年8月我院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长期饮酒史。

v年12月出现发热、咳嗽,体温38℃,医院拍片示肺炎,静脉输液(不详)及服用中成药物,期间多次服用感冒灵、扑热息痛等,之后出现肝功异常TBIL44.7ummol/LALT9U/LASTU/L。

v年2月、年5月再次发热,体温39-40℃,复查转氨酶U/L左右。年7月再次肝功异常(不详)。

v年8月16日第1次我院治疗。

v生命体征:T:36.5℃,P:75次/分,R:17次/分,BP:/70mmHg.

v身高:cm,体重:76Kg,BMI:24.81Kg/m2

v查体所见: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面色略晦暗,全身无皮疹,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肝掌阳性、蜘蛛痣阴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

肝功异常原因待查;

1)药物性肝损伤?

2)自身免疫性肝病?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化验结果:

v甲戊肝抗体、HBsAg、抗-HCV、巨细胞、EB病毒抗体均阴性

v自身抗体五项阴性

v血清铜、铜蓝蛋白正常

v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正常

v肝功:ALT:U/L;AST:U/LALP:87U/L;GGT:U/L;TBIL:17.5umol/L;DBIL7.5umol/L

v肺部CT:1.双肺索条,考虑肺组织膨胀不全2.左肺下叶局限性肺气肿合并肺大泡

v腹部MRI:弥漫性肝损害,肝多发小血管瘤,肝门区淋巴结,脾稍大,建议随访观察

v电子肠镜: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结肠黏膜中度慢性活动性炎伴微脓肿形成,符合溃疡性结肠炎

v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细胞区域性水样变性及气球样变,少量肝细胞脂肪变性,散在点灶状坏死,可见融合灶状坏死;窦周炎较明显,其中见较多分叶核白细胞;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较大量分叶核白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轻-中度界面炎。

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不除外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变程度相当于G3S2。

互动问题

1、该患者短期内肝功反复异常,肝穿病理提示“药物性肝损伤,不除外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是否需应用激素治疗?

2、药肝患者肝穿病理的炎症程度达到几级是应用激素的参考条件?

关于此病例更多后续治疗以及互动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et/7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