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湖南永州郡祁学校的校长王永新,如今“迷”上了吃剩饭!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他吃的不是自己的剩饭,而是学生的剩饭!
每天一到饭点,他就守在学校食堂的垃圾桶旁,只要见到有学生端着大量剩菜准备倒入垃圾桶,他便会用手中的筷子将其盆中的剩菜吃完。
现在适逢开学季,这位校长以此行动教育学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事引发了很大争议。
有人认为是摆拍,
有人认为是作秀。
但不管怎样,都值得点赞!
因为,这样的“摆拍”和“作秀”,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一个58岁的校长,能有如此的担当精神和忧国忧民意识,真的了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却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你我也不例外)。
将勤俭节约铸造成良好家风,让反对浪费在孩子的心里萌发开花。口号喊得再响亮,宣传做得再广泛,都要靠每一次实际行动去落实。贯彻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要在食堂坚决执行“少吃少拿,多取少倒”的要求,要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觉悟,让从小收到的教育真正规范我们的行为。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国上下广泛引起共鸣,人人都参与其中,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出台各项举措整治不良行为、不正之风,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我们每一次节约都是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者最大的尊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食堂就餐坚决执行“少吃少拿,多取少倒”的要求,带头冲锋、做好榜样;要和家人一起参与。不光是在外要节俭,在家更要贯彻始终。学会教育子女,养成好习惯,不能忘记“戴草帽、挽裤脚、挥镰刀,炎炎烈日下抢收稻子,滴滴汗珠挂满脸庞”的农民伯伯辛苦的付出。
8个小窍门处理剩菜剩饭
一点不浪费!
家中的剩菜剩饭如果处理不当,重者会造成食物中毒,轻者也会给身体健康留下隐患。饭菜做得太多,接连几顿都是吃剩饭菜的食用方法更是对健康不利。
如果有剩下的饭菜需要处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剩饭剩菜需凉透后再放入冰箱。
这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
2.荤菜2小时易生细菌。
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个小时内附着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质和脂肪在细菌的作用下,大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剩饭剩菜在烹饪后两个小时内放进冰箱,用较浅容器盛放,便于冷却。
3.剩饭菜别过6小时。
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它。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也无能为力。
4.叶类蔬菜别过夜。
有些隔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因此,如果同时剩下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茎叶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不吃隔夜菜。
5.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须回锅。
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后必须回锅。这是因为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灭它们。如果您在食用前没有加热的话,食用之后就会造成不适,例如痢疾或者腹泻。尤其是春节常见的鱼和海鲜类菜肴,其所含的营养也是大肠杆菌最好的温床,因此吃时应与酒、葱、姜等一起重新彻底加热,不仅保鲜,还有杀菌作用。
6.剩饭剩菜不要置于铝制器皿内。
铝在空气中易生成氧化铝薄膜,较咸的菜肴或汤类存放其中,会产生化学变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可以瓷器盛放后再用保鲜膜包上放进冰箱
7.再次食用前加热更长时间。
此外,过年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荤菜较多。这些肉类食物,尤其是鱼、海鲜类,再次食用前必须加热更长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热不够,杀不死这些细菌,人一旦吃了,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剩菜剩饭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就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但是,如果存放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即使加热,对这些毒素也无能为力。
8.剩饭最多是隔餐,但不要隔夜。
剩饭如何吃?一些人会把剩饭放到冰箱里冷藏,吃时用微波炉转几圈加热后就吃了。虽然饭是热了,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剩饭在冰箱存放,在低温条件下米饭会变硬,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回生”。即使冷饭再经蒸煮或用微波炉等方法加热,也不会再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及消化吸收率。
更重要的是,因为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这类菌的毒素在高温下也不易被分解。专家表示,淀粉类食物最好在4个小时内吃完,米饭放的时间长,即使在外观上没有变质也不要再吃了。米饭最好是随煮随吃,最多是隔餐,但不要隔夜。
食品分类储存小窍门
海鲜类:
鱼是高蛋白食物,细菌很容易繁殖,吃剩的鱼上面,大肠杆菌在20℃左右的温度里,每8分钟就能够繁殖两倍,在五六个小时之内,上面的细菌量很多,热不透会让人的肠胃感到不适甚至引起急性肠胃炎。所以,吃剩鱼时一定要彻底加热。鱼、贝类等海鲜食品在加热时最好加一些酒、葱、姜等,这样可以提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避免肠胃不适。
肉类:畜、禽等肉类
再次加热时最好加些醋。因为这类食品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加热后,会随着水分一同溢出。但这些物质遇上了醋酸就会合成醋酸钙,这样不仅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还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总的来说,肉类食物热穿透力比较慢,当体积较大时,如果加热时间、加热温度不够,达不到杀菌作用,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甚至食物中毒。
节约粮食
杜绝浪费
我是小小一盘菜
美味可口人人爱
煎炒烹炸浑不怕
始食终弃最伤怀
勤俭节约正能量
铺张浪费负增长
吃净盘中每粒米
不负农民一年忙
PS:钟祥小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旗下新媒体矩阵包含有:“在线钟祥”网站P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