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慢性胃炎
大纲要求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病理学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5)治疗
01病因与发病机制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
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02病理学特征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
(1)炎症表现为粘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的慢性胃炎常见淋巴滤泡形成。当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时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2)慢性炎症过程中出现胃粘膜萎缩,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并伴纤维组织增生、粘膜肌增厚,严重者胃粘膜变薄。
(3)萎缩常伴有肠化生,表现为胃固有腺体为肠腺样腺体所代替(依据肠化生细胞粘液性质及有无潘氏细胞,可将肠化生分成小肠型和大肠型;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当发生萎缩特别是伴有肠化生改变时,则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型增生(dysplasia,又称不典型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由于大多数慢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因此病理组织学检查多可发现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见于粘液层和胃粘膜上皮表面以及小凹间,而在肠化生和异型增生部位很少存在。
03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
(1)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
典型症状: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伴随症状:
(1)胃粘膜有糜烂的患者可表现为呕血、黑便、长期少量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2)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出现恶性贫血,可有全身衰弱厌食、体重减轻、贫血等情况,还可以伴有舌炎、周围神经病变等;
(3)部分慢性患者可有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0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①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点、片状或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小。两种胃炎皆可伴有糜烂。
2.幽门螺杆菌检查
①非侵入性方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该检查不依赖内镜,患者依从性好,准确性较高,为Hp检测的“金标准”方法之一,医院。(只要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其抗体均为阳性,故不论是否已根除幽门螺杆菌,其抗体仍未阳性) ②侵入性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及细菌培养等。其中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也是Hp检测的“金标准”方法之一。细菌培养则多用于科研。
05治疗(1)一般治疗:消除和避免有害因素。
(2)对症治疗:①上腹痛、反酸、胃黏膜有糜烂时:抗酸; ②上腹胀满、胃排空差或有反流:促动力剂,如多潘立酮; ③恶性贫血——终生注射维生素B12。
(3)根除幽门螺杆菌
四联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为10或14天
知识点记完啦,来做做题看看掌握了多少吧
1.男性,45岁。间断性上腹不适12年,近来有饱胀感,嗳气,食欲减退。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最主要的治疗是
A:胃黏膜保护药
B:根除幽门螺杆菌
C:抑酸药
D:中药
E:促胃动力药
2.男性,46岁,有胃癌家族史,本人因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结果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和活动性炎,对此病人最好的处理为
A:定期胃镜复查
B:定期X线造影复查
C:根除Hp治疗
D:手术切除胃,预防胃癌
E:黏膜保护剂治疗
3.女性,45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7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若该患者检查HP(+),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后,可选择下列治疗方案继续治疗的是
A: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B:PPI+克拉霉素
C:铋剂+呋喃唑酮
D:铋剂+替硝唑
E:PPI+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
4.慢性胃炎的特异症状是
A:进食后中上腹疼痛
B:饥饿时上腹痛
C:呕吐苦水
D: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E:以上都不是
5.女性,65岁。反复不规律上腹部隐痛8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则验证活动性炎症的客观依据是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出血
C:浆细胞浸润
D:肠上皮化生
E:淋巴细胞浸润
向下滑查看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B。
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下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①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如胃粘膜有糜烂、中至重度萎缩等;②有胃癌家族史;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④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2.正确答案:C。
对Hp感染引起的慢性B型胃炎,特别是有活动性者及重度肠上皮化生者,尤其是本例又存在胃癌家族史,应给予根除Hp菌治疗。
3.正确答案:E。
因该患者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再次用同样方法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4.正确答案:E。
慢性胃炎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少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故选择E。临床表现上,慢性胃炎缺乏特异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慢性胃炎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泛胀、泛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5.正确答案:A。
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当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时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你全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