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疾固元治未病冬病夏治正当时

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m.39.net/news/a_5778528.html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阳气不足,具体多为肾、肺、脾胃、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较为缠绵难愈的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泄泻,体虚易感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并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艾灸、刮痧、拔罐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

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之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调整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一般认为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从而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

穴位贴敷的概念及意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用于在秋冬春之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冬病夏治贴敷时间年三伏贴贴敷时间贴次时节时间第一贴夏至年6月21日第二贴加强年7月7日第三贴初伏年7月21日-——年7月30日第四贴中伏年7月31日-——年8月9日第五贴末伏年8月10日-——年8月19日第六贴末伏加强年8月20日-——年8月27日

个别贴敷时间可在此期间灵活选用5-7次。

每次贴敷时间2—8小时(若有明显痛痒可提前取掉,减少贴敷时间。)连续3—5年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三伏贴”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证。4.风湿。类风湿及相关骨关节疾病,如颈、肩、腰腿痛等。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禁忌症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应慎用。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特殊体质、接触性皮炎、瘢痕体质者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就诊信息

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yw/9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