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由于多种致病因子导致的胃黏膜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性炎症等,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黏膜糜烂症状,因而也可以称为非糜烂性胃炎。该病的发病率高,据统计,50岁以后约半数以上的人患有慢性胃炎。青年患者大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患者多表现为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由于反应性迟钝,痛阈值高,其临床表现与年轻人不同,以上腹部隐痛或饱胀不适为主,伴嗳气、泛酸、食欲不振、轻度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老年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1、病菌感染
研究显示,HP病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此外,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以及急性胃炎之后的胃黏膜病变如果经久不愈,也会迁延导致慢性胃炎。
2、年龄以及胃黏膜缺乏营养
机体衰老可导致人体胃黏膜的小血管发生扭曲,加之生理性的退行性变以及供血不足等导致胃黏膜的营养不良,进而导致胃黏膜萎缩,中医学认为,老年患者存在气血阴阳亏损,后天脾胃虚衰使得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导致营养缺乏,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进而出现气机瘀滞、饮食停留以及血脉淤阻等,容易引发上腹不适。
3、饮食习惯
吸烟、酗酒、食辛辣食物等都容易导致胃部损伤。低浓度的饮酒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高浓度大量饮酒容易引发浅表性的胃炎,且长期饮酒将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4、药物因素
服用保泰松、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糜烂治愈后容易遗留慢性胃炎,服用抗生素对于胃黏膜也存在一定的损害。
5、情志失调
从中医学上说,肝能疏泄气机,胃气主降,二者相互配合。若有长期的精神抑郁、易怒,或精神紧张,或忧思过度,喜叹气等,这些长期的精神因素易导致肝气郁结,致胃气无通路,阻滞胃脘,致胃炎发作而痛。
另外,免疫调节失衡、其他脏器的病变(如贫血症、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导致老年慢性胃炎。
为了防治老年慢性胃炎,您需要避免上述危险因素(除年龄、遗传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少吃多餐避免对胃有害的饮食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
(以上内容部分选自中文期刊《求医问药》——《浅谈老年慢性胃炎的病机及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