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次急性肠胃炎,打死也不要吃路边摊

①一次急性肠胃炎可能带来长期的病痛——最常见的就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②小孩子发生了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他们以后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的几率会大大增加。③「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血清检测帮助诊断。

概念: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

「路边摊不卫生。」——妈妈从小叮嘱,医生反复劝告,媒体也时常报道……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些话即使是真理,说多了也便让人免疫了。

就和那句著名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一样,听多了,大多数人也便不觉得有什么了……

有些人可能会想,在街边摊吃东西,大不了就是拉一次肚子呗。实在不行,用点药就是了。

是的。如果你运气不错,这种急性的胃肠感染过几天就能自愈。有时候严重些,吃点抗生素也好了。

但有些时候,情况会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许多人因为一次的急性感染,之后的很多年都无法回到原来的健康状态。他们开始不时地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而各种检查又查不出具体的病因。

这种情况被称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irritablebowelsyndrome)简称「PI-IBS」。

Q1:什么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排除诊断。

简单的说,就是患病者长期存在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的症状,但做了各种常规检查就是找不到病因。(虽然肯定是有原因的)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IBS-PI)是IBS的一种,这种病症可以追溯到以往的一次感染。

病人往往是在一次急性肠胃炎后就落下了病根。

诱发事件常常是由致病细菌造成的食物中毒;这些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不用怀疑,不干净的街边食物是这些致病菌的常驻场所)

此外,诱发事件也可能是在旅行中发生的急性腹泻。

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数据表明,在每10位出现旅行者腹泻(Traveler’sdiarrhea)的患者中,就有1到2位最终会发展为IBS。

事实上,在发生急性肠胃炎后,患上IBS的风险会增加到原来的%。

若是小孩子发生了细菌感染的肠胃炎,他们以后患上IBS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Q2:为什么感染后会出现这些问题?

当人体受到感染后,即使感染被清除了,我们的身体环境也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逆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免疫系统的异常、肠道功能的失常以及肠道环境的恶化。

①未停息的炎症反应

当我们受到病菌的急性感染时,我们身体中的免疫细胞会采取强烈的抵抗行动。

这个时候,负责杀伤病菌的「T淋巴细胞」会增多;负责清除机体坏死组织和病原体的「巨噬细胞」也会大量聚集。

在理想的情况下,当病原体被清除后,这些免疫细胞就应该消停了。

然而,在PI-IBS患者中,这些免疫细胞似乎「杀红了眼」。它们持续地存在,并不断地释放着各种促炎症的细胞因子,(如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β)从而引起长期的慢性炎症。

这些持续的炎症反应就造成了患者持续的症状。

②肠道通透性的增加

病菌对人体的侵袭,就像是强盗对民宅的硬闯。即便你把强盗给赶走了,被强盗撞坏的门依然还是坏的。

在PI-IBS患者中「肠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家门24小时敞开无疑是不安全的。而当肠道出现了「漏缝」,那些乱七八糟的物质便会侵袭而来——比如,细菌外毒素、大分子食物颗粒、细菌代谢产物……

当不明物质不断地闯入内环境,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不断地「发动火力」。

这些不停息的免疫反应是造成症状的另一可能原因。

③肠道菌群的失调

强盗入室后会造成破坏,把屋子弄得一团糟。

病菌也是一样。它们会在肠道中「打砸抢烧」,让原本健康的肠道环境发生巨大的扰动。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xe/5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