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劫后余生,真的是劫后余生!”10月9日下午,龙泉的陈先生在获悉记者的采访意图后,激动地说。 “我要感谢医生,所有的医生,不,是所有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的丈夫回到我身边!”他的妻子郑女士接过电话,首先说的就是这句话。 或许,她的这种喜悦,可以用这张与医生拥抱的图片来表达——
郑女士医院急诊科主任潘群婕,与上一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是激动,是喜悦,更是感恩……
10月8日,是48岁的陈先生经历半个月“生死轮回”,满血复活出院回家的好日子,一家人医院急诊科,送上锦旗,以表达心中无尽地感恩之情。这个感人的故事还要从20多天前说起……“硬抗”小感冒引发心肌炎上个月的12日,48岁的龙泉男子陈某,发现自己体温有点烫,还有点四肢无力,怀疑是感冒了,于是就去当地诊所就诊,一查,体温高达39℃,医生考虑陈某患感冒,给他挂了点滴,配了点药。
也就是个常见的小毛病,能坚持! 两天后,和所有疼爱儿女的父亲一样,陈某“扛着”感冒,开车送首次远行的女儿去外地上大学。 一番周折,路途劳累,陈某感冒症状加重了,并伴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陈某这时有点急了。 9月17日凌晨,陈某在爱医院就诊,医生考虑是急性心肌炎,遂安排陈某医院。心脏罢工,生死只在一线间 “心肌炎的病人,每年我们都会遇到不少,但是像他这样病情进展如此迅速的,并不多见。”医院急诊科后,负责接诊的主治医生是谢璐涛,病人病情来的时候已经非常重,而且入院当天病情还在迅速进展,心源性休克,血压都测不出,紧急气管插管,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从肺里涌出,虽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博,大剂量的血管药物,血压无法维持,心超只见心脏轻微蠕动,几乎停止收缩。 病人危在旦夕,情况异常紧急! 随即,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方伟均、急诊科主任潘群婕、副主任医生潘锋、主治医生谢璐涛等专家、医生讨论后,考虑病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替代心肺工作,维持全身循环,保证器官灌注,为心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临床上被誉为“救命神器”,是目前挽救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最后一种手段。它可以在患者体外重新建立起一套生命通道,通过人工心肺代替衰竭心肺,让心和肺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机体所需的氧供和血供,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
“虽然可以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但成功率只有30%,也就是说,病人有七成的几率醒不来!”急诊科副主任医生潘锋表示,当时,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也是最后一步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小毛病惹出生死危机,家属崩溃 心脏“罢工”、九死一生,很可能醒不过来.....从医生处了解到丈夫的病情后,陈某的爱人郑女士崩溃了。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吗?怎么可能?怎么会这么严重? “如果他救不回来,那我也不想活了!”郑女士听到医生嘴里传出来的一个个词语,就像一把把尖刀,插入她的心脏,彻底奔溃,瘫倒在潘群婕的怀里,这是个无论如何都让她不能接受的。 陈某70多岁的老父亲陈大爷,也是老泪纵横,难道真会出现这种悲剧? 陈大爷在期盼,郑女士在期盼,所有人都在期盼,奇迹能出现......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放弃 “医院有强大的ECMO团队,虽然生的希望渺茫,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谢璐涛回忆起当时的紧张情况,态度还是那么地坚毅。 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医院ECMO团队立即行动,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呼吸、循环参数设置,营养状态调节,伤口引流,避免感染,预防出血等,一切都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ECMO顺利装机后,整个医护团队不分昼夜地守候在病床前,严密观察陈某的病情变化......生命是顽强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在市医院ECMO团队地精心治疗下,陈某病情逐渐好转起来,呼吸机参数逐渐减低,9月22日,医生决定为陈某撤机..... 成功了!就如大家所期盼的,陈某成功“复活”。 “今天,我感觉比中了2个万元还要开心,谢谢你们!”急诊监护室外,陈大爷紧紧握着医生的手,道不尽感激之情。 陈某的爱人郑女士,再次紧紧地拥抱潘群婕,是激动,是开心,是无以言表的感恩......医生有话说“近年来,医院经常安排年轻的主力医生前往北京、医院进修,ECMO团队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仅今年前9个月,接诊的三例重症心肌炎病例,全部成功康复出院。”潘群婕介绍。而对于感冒,她也有话说------
很多人觉得小感冒没事,不吃药、不打针、不看病,声称要与感冒“硬抗”到底。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身体会自行痊愈,但有些时候,感冒也会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疾病,有时会导致心肌炎。 常见的感冒病毒中,有20多种病毒能引发爆发性心肌炎。 而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最保守估计为50%,最高可达90%。感冒并非小事“硬扛”有太大隐患!记者李建波通讯员周悦华编辑吴俊
END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