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疏通经络,要找12个关键点
疏通经络,找到12个经络穴位的关键点,能够事半功倍。1、关键点: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2、关键点: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秋冬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
3、关键点: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4、关键点: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5、关键点:屈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屈手肘,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特别推荐有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
6、关键点: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7、关键点: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养生保健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此处更有利于泌尿和生殖系统健康。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8、关键点: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养生保健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并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新来的朋友,想学到更多的中医诀窍,请 养生保健方法: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10、关键点: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养生保健方法: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11、关键点:臀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养生保健方法:按压臀横纹(臀与大腿交接的地方)中央有利于膀胱健康,还可治疗痔疮、坐骨神经痛、便秘,并且有提臀功效。注意按压时先垂直向下用力,再用指力向上勾。
12、关键点:足背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能促进胃的蠕动,调节胃液分泌。胃疼、胃胀时按压或热敷此处,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图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图,越来越多的白领族不堪颈椎病的骚扰,开始寻找各种缓解颈椎病症状的方法,拔罐就是其中之一。拔罐治疗颈椎病,其实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的选择很有讲究,如果选择的穴位不对,就无法起到缓解颈部疼痛症状的作用。颈椎病的类型不同拔罐的穴位及手法也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常见的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图:
?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一)气滞血淤型
症状:颈项、肩臂疼痛、,甚则发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
取穴:(1)大椎、肩井、肩外俞;(2)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二)肝肾畏亏型
症状:四肢麻木无力,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取穴:(1)大椎、肝俞、肾俞;(2)风池、肩外俞、大杼、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三)风寒外袭型
症状:颈强脊痛,肩臂酸楚,因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加重。或有手臂麻木发冷。
取穴:大椎、风门、风池、肩井、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慢性胃炎反复疼痛,拔罐治疗显奇效
俗话说:“十人九胃。”就是指的慢性胃炎,可见患慢性胃炎的病人很多。慢性胃炎表面上的症状并不像急性胃炎那么明显,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可是如果长期对其置之不理,后果则可能不堪设想。所以如果你也是众多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一位,那么请一定要慎重对待!
慢性胃炎的症状
?
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85%左右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这些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疼痛多数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疼痛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腹胀:70%左右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嗳气:约占5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因此很多患者感觉胃里面有气,打嗝后舒服一些。
反复出血:这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拔罐治疗慢性胃炎
胃气壅滞
(一)症状
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
(二)治法
选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
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各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肝胃气滞
(一)症状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可因情志变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
(二)治法
选穴:
肝俞、期门、中脘、足三里
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
中脘:见前。
足三里:见前。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脾胃虚寒
(一)症状
胃脘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暖或进食后则缓解,喜温暖,喜按揉,伴有面色差,神疲,四肢乏力、不温,食少便稀薄,或吐清水。
(二)治法
选穴:
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中脘:见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见前。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拔罐后加温灸中脘、气海、关元穴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慢性胃炎要坚持多疗程拔罐,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如坚持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等。
(2)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调配,少食多餐,清淡为主,忌生、冷、油腻和辛辣食品,保持精神乐观,如远劳怒、戒烟酒、饮食定时、少量多餐等,对减少复发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3)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刺血疗法:刺后背,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有效!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或粗而尖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刺络放血疗法的现代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作用:
对血液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刺络疗法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谢加快,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有利于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使机体的有益物质及时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促使机体重新建立内环境稳态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改善微循环,还可以阻止炎症过度反应和促进炎症的恢复。
如果体肩颈不好的话,会引起哪些问题?由于肩颈是大脑的总开关,上注于头部和面部的血液都要经过肩颈。中医讲到调节女人最好的良方就是打通气血,如果气血不畅的话,血液中的毒素堆积在肩颈,就会使肩颈硬化。毒素堆积在肩颈以后就会压迫血管,使血液无法很好的输送到头部和面部,就会引起头部的头晕、头痛、大脑供氧不足,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还会引起面部发黄、发暗、长斑、皮肤衰老等。
为什么说肩颈是人体最先衰老的地方?因为人体循环是从上往下,当人体内毒素较多的时候,毒素首先堆积的地方就是肩颈,因为肩颈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毒素堆积就会造成肩颈硬化、衰老。当肩颈不通就会造成头部脑下垂体的营养不足,不能很好的分泌生长动情激素,尤其是女性,就会直接导致内分泌失调,提前进入更年期。
肩颈综合症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目前30岁的人群有60%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40岁的人群80%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
肩颈病易发人群:1.缺少运动、长期用电脑及特殊性职业者沉重的背包、2.负重的耳环、高跟鞋、煲电话粥、麻将大战、3.仰面洗头、内衣过紧、、疲劳坐姿。不良睡姿都会导致各种年龄的肩颈问题。
科学研究证明:凡是劳损或经络不通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瘀毒残留,只有把残留的瘀毒彻底排放出来,劳损的病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刺络放血。
背部刺络的原理:通过中医手法反复强化刺激劳损和於堵的部位,让堆积的乳酸和於堵的结节打散,在劳损和於堵严重的部位用梅花针迅速针扎,把堆积在人体深层的於毒废血彻底引排出来。达到立即改善和治疗肩颈疾病的效果。
全身其它於堵的地方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调理身体。
通过血样的颜色辨症让你清楚了解身体健康现状——你属于以下哪种呢?1.乌黑血色,血出如墨,则为久病,说明瘀血内停日久,於血阻络。;2.血中夹水,说明有风湿病,肝病。3.血液中夹有粘液果冻样物质,说明湿毒瘀积,凝滞日久;4.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血色紫红说明新伤;5.吸出物如洗肉水样说明有严重陈旧性伤湿;6.流出透明性水液,说明水肿;7.出现水泡者为湿重;8.吸出泡沫样液体,提示有风邪;9.吸出血液量多说明病程较长;10.吸出血量较少说明病程较短或病位较深。11.拔罐后,取罐时手伸进罐内,若顿时感觉有一股热气的,说明湿热重12.出血缓慢,多刺几针仍断续出血者,提示气亏血虚。13.出血清淡不易凝结,说明血虚。14.血液容易沉淀并很快凝结,说明气虚。
更多刺血那些事儿你知道吗?
1刺血手法
1、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2刺血后的反应
1、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3刺血的时间
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4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5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1、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6从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四、最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