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事不小相关疾病要知道
消化不良是包含常见上消化道症状的总称,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反酸、烧心、嗳气、恶心或呕吐等一系列表现,因为这些表现来消化科就诊的患者占消化科门诊的大多数,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其中一部分是由于饮食或生活不规律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我总结出来给大家一一介绍,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不要错过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6月12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郭珍红走进长治综合广播直播间,与听众交流并解答了关于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知识和问题。
郭珍红医生坐诊时间
周二、四上午
消化不良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吗?
消化不良不是一种疾病的表现,我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相关疾病进行了总结归类,简单分以下四大类:一,食管、胃肠道疾病二、肝胆胰腺疾病三、胃肠外疾病四、功能性胃肠病。
首先来说食管胃肠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
一、胃食管反流病(GERD)
顾名思义,就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在食管下端和胃连接处有食管下括约肌,它起着闸门的作用。当食物进入食管后,闸门打开,允许食物进入胃内;食物进入胃后,食管下括约肌收缩,闸门关闭,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但是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胃内容物会通过这道闸门反流入食管内,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食管症状是:烧心、反流、胸痛、嗳气、恶心、吞咽困难等。烧心是指胸骨后的烧灼感,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流动的感觉。但是,除了典型的食管症状,还可能出现食管外症状,这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口腔、喉部和或肺引起了呼吸系统的相应症状及并发症。甚至有些患者仅有呼吸系统症状。目前,已经证实的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疾病有:咳嗽,哮喘,喉炎,肺间质纤维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等等。GERD已经不再仅仅是消化内科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和其他疾病多有重叠和交叉,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它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在生活质量。GERD逐渐引起多学科(胃食管反流病专科、耳鼻咽喉科、消化科、胸外科、普外科、口腔科、呼吸科、心内科、风湿免疫科)等更多相关学科共同重视,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疾病。以期更加系统、规范,详尽的进行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使更多的患者少走弯路,少受反流之苦。二、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广泛性和局限性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的因素有这么几种:第一,是物理因素,比如不能过度摄入饮料、咖啡、烈酒,刺激太强的食物。第二,是化学因素,某些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或者是食物,比如用阿司匹林等直接损伤胃黏膜而引起急性炎症。第三,人为因素,细菌及其毒素常见的有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是进食一些被细菌或者毒素污染的食物。第四,精神和神经,由于精神的紧张,会引起胃粘膜反应性的急性炎症,而引起急性胃粘膜损伤。在临床上症状轻重不一。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不适,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者是普通呼吸严重的,发热,呕血、便血,脱水、休克或酸中毒等症状。急性胃炎要及时治疗,规范的治疗,病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三、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消化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四、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于胃酸对胃粘膜的腐蚀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此外还与胃粘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和反酸,可同时伴有嗳气、上腹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性格内向、情绪焦虑的人;饮食不规律的人;抽烟喝酒的人较不抽烟不饮酒的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中青年,其好发年龄在20-30岁。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密切。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可缓解,而胃溃疡多为进食后上腹痛,无明显夜间痛。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可表现为黑粪和呕血。消化道穿孔: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病人暴饮暴食,吃较硬的、有棱角的食物,易发生穿孔,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发生于幽门部的胃溃疡容易出现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癌 变:少部分胃溃疡可发展为胃癌,但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年龄在45岁以下的胃溃疡患者,如果病情加重且症状不容易控制,同时粪便潜血持续阳性,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五、胃肠道肿瘤:早期肿瘤一般是没有症状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消化不良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朋医院按照医生的医嘱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或排除。
六、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餐后饱胀感,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肝胆道及胰腺等器质性疾病的1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首先判断病人有无下列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特征: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直至找到病因。45岁以下,无报警症状可选择基本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亦可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无效进一步检查。帮助病人认识和理解病情,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心态良好。适当参加运动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消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失眠、焦虑者可于睡前口服适当镇静催眠药。
七、肝胆胰腺疾病:
1.各种肝炎:如病毒性肝炎,又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
2.以上各种肝炎还会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3.肝癌:原发性肝癌一般是由以上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继发性肝癌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乳房等癌灶转移而来分,也会有消化不良症状。
4.胆道系统的结石、炎症、肿瘤
5.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后期除腹痛外,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八、胃肠外疾病
消化不良患者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做检查的目的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所以我们要做检查的方法就是,可以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以及化验检查来诊断,到底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化验检查我们需要做血常规的检查,肝功能的检查,粪便的检查,做这些的目的是看看有没有肝功能的障碍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没有贫血引起的,伴发的这些消化不良。还有一些影像学检查,就是包括腹部的B超,我们要做腹B超看看有没有胆囊的疾病,胰腺的疾病,我们可以做胃镜检查,看看有没有胃部的溃疡,甚至胃部的肿瘤都是需要排除的。胃肠外疾病也会有消化不良症状吗?
有,比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胃肠型就表现为消化不良。其它还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会有类似症状出现。所以说消化系统所属脏器最多,诊治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消化内科医师需要有更坚实的专业知识,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度的责任感。更多内容请回听哦~~
FM94.9长治综合广播
《医院》节目预告:
长医院
6月15日(星期一),主讲人:长医院针灸理疗科主治医师崔耀辉。
崔耀辉,长医院针灸理疗科主治医师,山西省针灸学会委员,山西省治未病委员会委员,长治市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运用针灸及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膝骨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等)及神经精神相关疾患(睡眠障碍、神经性头痛、慢性疲劳综合症、焦虑等),针药结合调理亚健康状态。在《光明中医》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参与节目的方式:
收听频点:FM94.9、AM首播时间:上午9:30—10:30重播时间:晚上21:00—22:00
健康
可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