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33岁,因胸痛气促入院,伴有厌食、干咳以及盗汗症状,否认关节痛、皮疹以及眼部症状等。无结核病接触史。
入院后,查结核QFT-G试验为阳性、HIV阴性、胸部CT示:可见非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穿刺病理显示:可见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症,抗酸杆菌阴性。完善心电图示:1.肺性P波;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冠脉造影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动脉血气分析:PH7.48,PO2:44.7mmHg,Pco2::24.75mmHg。C反应蛋白:53mg/L(升高),肌钙蛋白I:ng/L(正常值50ng/L);自身免疫全套为阴性;胸片未见异常;心彩超示:双心室重度破坏、左心房压力明显增高。胸部CT示:右侧气管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可见弥漫性非特异性磨玻璃样病变,无肺栓塞的表现(详见图1)。
图1:胸部CT
至此,该患者诊断仍不明确,虽然结核QFT-G试验为阳性,但支气管穿刺病理显示抗酸杆菌却为阴性。心肌钙钙蛋白I为何这么高?结核是否存在?是肺结核还是其他部位结核?这一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在诊断未明的基础上,治疗上对该患者给予利尿、治疗心衰、静脉应用抗生素等,由于导致急性心肌炎的原因仍不明确,于是拟择期行多学科会诊。但是不幸的是,该患者突然出现病情恶化、缺氧状况加重,进而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考虑其诊断不明,对症给予大剂量激素、抗结核药物治疗。此外,复查心脏彩超以评估心室泵血功能。但尽管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患者病情仍进一步恶化,最后导致心脏骤停、死亡。
随后,对该患者进行尸检,结果发现:1.右心室心肌层完全被疤痕组织代替;左心室部分纤维。2:肺门淋巴结肿大、且肿大的淋巴结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并且此巨细胞侵袭至心肌细胞层(见图2);3.肺组织活检示:结核分枝杆菌(+)。
图2:侵袭至心肌细胞
总结经过尸检结果发现:该患者存在肺结核与心脏结核,患者的心脏结核导致心室发生器质性变化、心室泵血功能下降。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心脏结核继发的急性心肌炎,进一步引发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因此,心脏结核在临床上虽不常见,但其凶险度却很高!
医博士编译自:CowleyA,DobsonL,KurianJ,etal.Acutemyocarditissecondarytocardiactuberculosis:acasereport.EchoResearchandPractice.;4(3):K25-K29.
作者:虚怀若谷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邮箱:zhaohui
yhbj.cn。虚怀若谷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