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主要症状有以下五点: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常有发热、头痛、寒颤、肌肉痛等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4)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早期治疗:
一旦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专家指出,脱水是诺如病毒胃肠炎的主要死因,因此,防止脱水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补水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喝白开水。最好饮用含适当盐分、水分的电解质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开水恐怕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足,引发抽筋现象。药店里能买到的补液盐也可买回自己冲服。在补液医院就诊,也可以口服诺氟沙星。
需要提醒的是,经过初步的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急性症状消失,但不意味着消化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这时的饮食治疗是相当重要。如急性肠胃炎初愈后就开始正常饮食,甚至进食油腻及辛辣食物或饮酒,尚未恢复功能的胃肠道就会不堪重负,出现腹胀等不适,有些还会转为慢性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
一般在急性肠胃炎后5~7天内,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即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其次,饮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一般先进食比较清淡的流质、半流质,如米汤、粥、新鲜果汁,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并且在开始进食宜少量,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开始正常饮食,并注意休息。
怎么预防胃肠炎? 1、注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 2、不要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不要进食生冷食物或随便服用某些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4、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水果以削皮吃为好,不要喝生水; 5、外出就餐多食蒜和醋; 6、食具要卫生,生熟食分开存放,生熟菜板分开用; 7、加强灭蝇灭蚊; 8、加强有毒药品毒品农药的管理; 9、控制细菌繁殖:主要措施是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8℃,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熟食物在冷藏中做到避光、断氧、不重复被污染,其冷藏效果更好; 10、高温杀菌:一般肉类食物煮沸后15分钟可杀灭普通致病细菌; 11、蔬菜应妥善保存,保持新鲜,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食剩的熟菜不可在室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尤其勿存放过夜; 12、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不可过量; 13、食海产品一定要煮熟; 14、枯井水勿用于煮粥; 15、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16、少食或不直接食用冷冻食品饮料,夏季多汗可饮温开水,加入适量食盐、白糖、酸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