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学习倪海厦老偏方
疏肝解郁的中药最常用于郁病。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易怒易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中的名方,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为主要功效。可用于精神抑郁、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女性患者。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柴胡疏肝散
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
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为主要功效。可用于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脘闷嗳气,不思饮食的患者。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甘草(炙)。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3、丹栀逍遥散可用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之证。症见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等。组成:炙甘草、当归、芍药、茯苓、炒白术、柴胡、丹皮、炒栀子。功效:调和肝脾、清热凉血
4、逍遥散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可用于肝气郁结,未化火,症见情绪抑郁,闷闷不乐,胸闷腹胀等组成:甘草、当归、芍药、茯苓、炒白术、柴胡
功效:调和肝脾,疏肝解郁
5、杞菊地黄丸
清代董西园《医级宝鉴》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白菊花。功效: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亏证。症见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肾阴虚者。
6、一贯煎
清代魏玉璜《柳州医话》
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功效: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症见胸脘胁痛,泛吐酸水,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并治疝气瘕聚。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肝郁者。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肝木条达之性,该药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达,胸脘胁痛等症得以解除。临证发挥:一贯煎与逍遥散都有疏肝理气作用,均可治疗肝郁不舒所致之胁痛。不同的是,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所致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症。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的胁痛,并见吞酸吐苦等。陈老在临证中,对于乙肝之肝肾阴虚胁下隐痛,遇劳即发者,多采用逍遥散加味;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者,宜采用一贯煎加味。
7、四逆散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肝脾气郁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肋间神经痛等属于肝郁脾滞者。方解:柴胡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舒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临证发挥:陈老临证中善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临床常用治疗肝胃不和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即由本方化裁而来。临证中,陈老喜欢加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制酸止痛,疼痛严重时加延胡索、香附、乌药、川楝子等行气活血止痛。因四逆散中有芍药、甘草,芍药味酸,甘草味甘,酸甘相合既可化阴又可止痛,此即仲景之芍药甘草汤,对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胆囊炎患者,陈老喜用此方加金钱草、川楝子、乌药、丹参、香附等,可利胆行气、活血止痛。胆囊结石者加鸡内金、广金钱草、海金沙、川楝子、郁金、延胡索等利胆排石。
温馨提示: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偏方、秘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医疗处方建议、推荐或指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文推荐
一张千古名方,补心气、补脾气、气血双补,让你更有精气神!疏肝理气,以复脾胃,从“肝”调理脾胃气机十法二陈汤,化痰祛湿,化解身体一切肿块,包块,疙瘩,(痰湿体质)必看上了岁数,咳喘、痰多怎么办?千古名方“三子养亲汤”可以帮你!入睡难,顺肝气;容易醒,调脾胃;睡不沉,调肾经一个气血阴阳并调的方子,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补足倪海厦老师推荐你在看老中醫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