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星空董进奎水桥外四章

水桥(外四章)

董进奎

三道沟坎在此纠结,是日夜疼痛的三叉神经,千百年埋在自己衣衫皱褶里呻吟,眉头流露、凝聚的皆是母亲霜染的坚韧。岁月从淤泥里、从青荇里拔出三股细流,如今依然漫步在行板的歌里。四顾,谁是调音、调调的人?处处野花,嗓音浸润在地丁、地黄、蒲公英的微苦里,风热、暗哑是偶尔之事。锤击钎凿,把一块块沙岩玩弄在粗糙的掌心,用碎裂的石头堆砌,普渡苦厄,指尖上重塑一气化三清的原源。桥如虹,洞如弓,脊在弓上,走路的水反复地搓洗石背上局部的阴影,弹拨弦外之音。禾苗剥掉腿脚上缠绕的枯叶,心气拔高了一大节。水来自山脊、来自屋脊、来自腰脊,山村用自己的水清洗着自己……漩涡一条长河始终在夹缝里旋转,一条邙岭始终在贫瘠里旋转,一个愿望始终在梦想里旋转。邙岭的肋骨上缀着粉色的云、紫色的云、白色的云,还有油菜花摆旋的长裙。乘一阵风的思想从山坳抬升到山脊,人们陷在肥瘦相间、朦胧的漩涡里。衔棍棒筑巢,捡石块安家,东岭村的门洞、窑洞多拱券,凸现谦卑、隐忍之美。鸟巢呈涡状,窑洞呈涡状,灶台呈涡状,人们生活在自造的漩涡里。鸟儿在空中画圈,鱼儿在水中画圈,大人在田地里画圈,孩子在酒窝里画圈。风有漩涡,水有漩涡,花香有漩涡,鸟鸣有漩涡,语言也有漩涡。走在旋转的路上,朝着旋转的方向,说着旋转的话,做着旋转的事,在漩涡里实现——旋转人生……古道小路走到了尽头,愁绪埋伏在拱券之下,门洞望断。穿墙的构树根、酸枣根抱定松动的砖石,充满不能离散的中药味,这些可消肿、可治愈失眠的根系啊!来往的车轮喊了几百年,把石头喊出辙,把辙推进内心,两条不能喊疼的辙痕啊,没有歧途!只给一条路的丝线,隐忍住针尖、针眼,日夜缝补万千的山水。几夜膨胀,月亮走出谷地,似欲炸的豌豆荚。常常,瞭望的深情被古槐的树荫打断,茶碗里的蛋黄多了一轮晕。水从小浪底往上涌,古道热肠,青龙山沦于江南,俯下龙首,饮一腔袅娜的倒影!……老缸不再藏着掖着,不再有找到盖子的欲望,想不曾谋面的井,想井的身段、深度,想着想着把自己想成了井。想井的传说,想一个丫头押着两段井,想一不小心井掉进缸里,明晃晃、哗啦啦地倾诉,想一肚子的甜蜜被盖子及时地捂住,想没有谁能偷走她一脸的明媚。想跑来跑去的桶就是井的模样,桶就是井。蚂蚁钻过上了锔的缝隙,已透漏出干裂的相思,想极了、想久了天空就下一场雨。想在缸的胚胎里种上旱莲吧,或许,些许与水有关,招一滴凝露端坐莲台。井啊、桶啊、缸啊、人啊解不开给予被给予的水缘……吃面火苗纯净,凝炼到深邃,大铁锅还没有闻到烟熏味已不能自控,水呈现泉喷的热忱。吃面,虎口紧扣青瓷大碗,蹲在石阶上,东岭村的人始终习惯于这样压低身体的生活。制式在于揉,揉进千丝万缕,擀是一种重复地试探,两面翻展看有没有裂隙破绽,借刀的口说出长长的秘诀,筋道是手工的情感!油菜花隔着篱笆开到了院子里,筷子夹到一瓣恰好落入碗中的桃花,几只莫名的鸟也往下飘,一瓣一瓣地鸣叫。村姑喊,又给我捞面,我被缠绕在早年母亲的手艺里,骑马在半截泥皮墙津津有味,一生回转。……

(图片摘于网络)

作者简介

董进奎,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荣获第五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中国诗歌网》—年度十大好诗,《延河》杂志年度最受读者欢迎诗歌奖,《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及多种诗选,出版诗集《看见一枚古韵的彩陶》《针灸是处世必需的手艺》等。

欢迎赐稿

河南省散文诗学会

河南散文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zz/9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