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在史秉有的工笔花鸟世界里

扁平疣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2972.html

一片丹青为花鸟,德艺双馨传后人

——史秉有的工笔花鸟世界

有一个人,耄耋之年,依然奔走在复兴民族绘画的道路上,不为名利,只为传承;

有一个人,四十多年,只做了一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情,成立画会,弘扬国粹;

有一个人,岁华春晖,用一生躬耕在工笔花鸟画的世界里,深入钻研,旨在复兴。

他就是史秉有,被誉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守护神。一生丹青为花鸟,为花鸟痴狂,为花鸟奉献,矢志不渝的坚守,让史秉有在工笔花鸟画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创立了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工笔花鸟画会——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历史书写上了浓重的一笔,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其中,宽11米,高3米的《朝鹤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副工笔花鸟画,陈列在中共中央大会议厅;工笔画《晨雾飘来花雾香》,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工笔画《满园春》和《春正浓》,被国家领导人办公地收藏;工笔画《翅开天外意》,被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收藏;巨幅工笔画《松鹤图》,被中共山西省委会议厅收藏……

作者:史秉有史宏云史宏蕾题目《朝鹤图》

史秉有的工笔花鸟画,画如其人,细腻朴实,透着浓浓的黄土高原的生活气息。他笔下的花,巧密而精细,呼之欲出,芳艳之色尽在眼前,欣赏时好似身在花海之中;他笔下的鸟,个个充满了生命的朝气,活跃之态,妙穷毫厘,远观就如真的鸟儿飞在花海之中。用放大镜去看史秉有的工笔花鸟画,花茎之上的绒毛,鸟儿的羽毛,精细之处都可辨,在追求传统工笔画的写实上“尽其精微”,力求“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达到形体与神态的完美统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史秉有在创作过程中也常常将不同的画种进行大胆的融合与创新,比如著名的《朝鹤图》,就是运用山水画与花鸟画的有机融合,突破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规律,大胆尝试与创新,让其不仅有积极向上的意境,在构图上也气势澎湃,格调上也清雅新颖、气韵天成。

“池南池北春水生,桃花深处好闲行。”

若你的心中有十里桃花,不管处在什么时代,都能寻到十里桃花的美景。年,文革还没有过去。史秉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饥寒交迫,家中大小十一口等着他养活,而立之年,却无法大展宏图之志,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形了,但在史秉有眼中依然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处处盛开的桃花。很多人被打倒了,很多人被打倒了又起来了,很多人被打倒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史秉有,亲身经历了那样一个非常的时代,也在那个非常的时代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精进了自己的画艺。

作者史秉有题目《月下对语喜将来》

在那样一个非常的时代,史秉有没有因为生活风浪凶险而抛弃画案,而是以“别人搞我,我搞专业”的心态,把心思全放在工笔花鸟画上。当你真正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时,身边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影响你的情绪、左右你的意志了。史秉有痴迷于工笔花鸟画,享受花鸟的世界,足迹走遍太行山内外,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文革好像是别人的文革,与史秉有无关。在这期间,史秉有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将工笔花鸟的写实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连最难表现的气质都表现出来了。花鸟的气质来自生活,不深入生活,不走进花鸟的世界,无法真正领略到花鸟的真正精神状态,只有在山中、田头、池边、农家小院里,才能真正领略到花鸟的独特气质和神韵。

作者史秉有题目《松寿朝阳图》

当一个人忘却名利,不为名利去做事时,那么任何时代都会有他的人生大舞台。历史上中国工笔花鸟画曾经没落过,建国以后也一直在缓慢发展。为了复兴工笔花鸟画,文革期间史秉有依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创作上,义务为山西省卫生厅画了《山西中草药》,为省水利厅画《水产科普画》,为省林业厅画《森林保护手册》,共计多幅。现在家喻户晓的山西特产——汾酒,白瓷瓶上的那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画,就是史秉有年创作的,一直沿用至今。

其中,年画的《桃花深处好闲行》中,春风拂面,十里桃花,碧波荡漾,杨柳依依,两只仙鹤在湖边闲步,真是人间好时节。画名来源于王安石的《春日即事》中的诗句,将春天的诗意在画中完全展现出来了,不仅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桃花盛开、柳树吐芽等的春日美景,也传达出史秉有向往闲云野鹤的自由,以及随心而为的个性。

作者史秉有题目《春芽》

在史秉有的画中,有“状物形”,更有“表我意”,每一幅画都像一首借景抒情的诗,仿佛走进古代诗人的花鸟世界,诗情画意尽显其中,同时又处处彰显着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家乡山中未曾到口先流涎的酸枣树,情洒黄土地里的老树根,农家小院中刚出壳的小鸡,太行山里的羊群,公园里斜飞的燕子和刚刚破土发芽的小草,以及惹得群仙都醉了,那满池飘香的荷花。

“培育新人手不停,要学昔日老愚公。”

昔日愚公移山,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门前挡着路的两座大山挪走;今日史秉有老先生,要学老愚公的精神,传承国粹,复兴民族绘画,一代一代的培养新人。

当年,愚公移山时,村里面那个聪明的老头讥笑他太傻,那么大的山怎么可以移开。愚公却坦然的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最终山被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

作者史秉有题目《黍香》

今天,史秉有老先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立志去传承和复兴中国工笔花鸟画,他的二女儿史宏云已获得博士学位,是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三女儿史宏蕾也获得博士学位,是太原科技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了一辈子书的史秉有,也早已桃李满天下。

史秉有老先生敢以愚公自比,因为他的子孙,他的学生,世世代代,将会去传承和复兴中国的工笔画鸟画。在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内,史秉有是引领者、开拓者,是建国以来建树颇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四十多年前,年,史秉有创建了我国最早的,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工笔花鸟画会——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这些年来,史秉有带领着画会,举办过十多次山西省工笔花鸟画大展,先后出版《山西省工笔花鸟画集》八册,培养了成千上万个工笔花鸟画家。四十年后的如今,史秉有将接力棒传给了他的女儿,由她接任画会会长的担子,继续带领着画会,去实现复兴民族绘画的初心,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史秉有题目《喜事多多》

年,史秉有自费筹建的美术馆落成,建成之后就将其捐献给了国家。在这座美术馆里面,史秉有不仅拿出了自己的几百幅作品,还将自己数年来收集的百余幅历代名人书画作品,一并拿出来陈列展出。在美术馆竣工感誌中,史秉有写道:“培育新人手不停,要学昔日老愚公,火种留在野草中,只盼早日有东风”。有了美术馆,从此史秉有创立的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就有了自己的艺术园地,会员们的作品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展示场所和平台。

打开《史秉有画传》,厚厚的大部头,每一幅画都静谨细腻,色彩或艳丽、或沉着、或明快、或高雅,每一幅都有着浓郁的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画中之物都是生活常见的花鸟,朴素之中透露着不一样的清新之美、纯粹之美,就算是艳丽的花儿也不媚俗。不忍放下画传,灵魂被不自觉触动着,思绪很自然地飞到童年时候经常玩耍的小河、树林里去了。那些寻常的花儿鸟儿,在史秉有的笔下变得不寻常了。为何这些画如此之美?因为它们都是史秉有用生命创作出来的。一副工笔花鸟画,最短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内容复杂、尺寸较大的用时可能需要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想要画出神韵,还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与文化底蕴。这些用一辈子画出来的精品之作,史秉有却毫不犹豫的全部捐给了美术馆,捐给了国家,捐给了民族。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当一个人在用生命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早晚一定会做成。耄耋之年的史秉有,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创作和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长年累月的教学,让史秉有患有慢性咽炎,所以在授课的时候,不得随身携带保温杯,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向爱好花鸟画的学生们传授着知识的玉露琼浆。这样的情景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的课堂上、在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的课堂上以及在山西博物院的“专家解读”讲座上,经常可以看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史秉有说“我就是一个画画的,一个教画画的老师”,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作画,勤勤恳恳教书。复兴民族绘画,靠什么呢?靠传承。史秉有即便退休了,也一直不忘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笃实践行着自己给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因为经历过非常年代,因为来自农民,史秉有一直秉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在山西大学的老家属楼的家中,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你无法相信一个著名画家、教授,居所如此简单朴素,客厅里面的家具,是史秉有多年前花几十块钱买的二手家居。客厅里面没有昂贵华丽的陈设,书房依然没有,书房中最引入瞩目的就是大画案书桌,以及书桌后面整面墙的书架上面摆满了的书。史秉有在书桌正对着的一面墙上贴满了自己早年画的一些作品,看到那幅画不满意的地方,就重新再画画。对艺术的苛刻要求,让史秉有对自己不断有更高的要求,艺术追求完美的态度,在史秉有这里就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随意的一件小事。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简单,对物质没有太大的欲望的老人,创立了画会,建立了美术馆,一辈子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复兴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思想淳朴,德艺双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绘画复兴的脊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经79岁的史秉有,依然每天迈着稳健的脚步,朝着他的理想迈进!

人物简介

美术教育家、工笔花鸟画家、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会员、山西省美协理事、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名誉会长、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两次应邀赴日本举办“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史秉有画展”;在北京、山西等地举办“史秉有画展”十四次;出版《史秉有画集》多册。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多次获奖,被收入《中国花鸟画》等多部大型画集。为中共中央大会议厅创作宽11米高3米巨幅工笔画《朝鹤图》;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晨雾飘香》;为国家领导人办公地创作《满园春》和《春正浓》;为中共山西省委会议厅创作巨幅工笔画《松鹤图》;获山西省“我为山西立新功”优秀奖,二〇一〇年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片予以报道。一九七五年至今广收门徒,业余施教五百余人,创建了山西省工笔花鸟画会,为山西省填补了工笔花鸟画领域的学术空白。主编了《山西省工笔花鸟画集》多辑,并得到社会各界六十余次报道和表彰。

泯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zl/9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