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概念: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
近期由于南方天气多变(寒热交加),加于春节饮食不节,导致发病骤增。此次发作以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吃什么吐什么,随即拉肚子,发烧等为主要特点。
小儿脾胃特点: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风寒外邪为主),乳食不当,或脾肾阳虚(临床少见),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
小儿泄泻如何判别: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比如过度嗜入饼干、坚果、煎炸食品,或食用雪糕、冰淇淋、冷冻水果等。
3、感受外邪病史:比如中午天热,小孩出汗,急于脱衣,待午后温度下降未能及时添衣;或小孩着装不当,肚脐受凉等。
4.重症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疲,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出现类似情况及时就医)
小儿泄泻的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4.中医辩证论治,拟方药调理,可取得较好疗效。
健康知识需要传播普及,欢迎大家一起推广传递!
(执方以疗人、功在一时,著书以教人、功在万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