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多由外邪、饮食所伤,起病急、病程短,一般属于实证。如胃脘冷痛,喜暖恶寒,口淡不渴,为寒证;胃脘灼痛,吐物酸臭,口苦口干,为热证。
(1)外邪犯胃
胃痛暴作,恶心呕吐,或伴泄泻、肠鸣,头痛身热,饮食减少,苔腻,脉滑。
治法:祛邪和胃。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制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干姜5克,紫苏梗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寒邪为主,恶寒喜暖,去黄芩、黄连,加高良姜6克、香附10克;兼有表邪,发热、恶寒,加紫苏叶10克、藿香10克;呕吐较著,加生姜6克、砂仁4克(后下)。
(2)饮食停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臭如败卵,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陈皮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山楂15克,神曲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0克,炒谷芽20克,炒麦芽20克。
脘腹胀气、疼痛较甚,加槟榔10克、枳实10克;脘腹胀痛,大便闭结,加大黄10克、厚朴10克;酒食所伤,加葛花10克、枳椇子15克、白豆蔻3克(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