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科室的医生们,为你提供了千金不换的“健康十大法则”。医院看医生的盆友,要好好收藏此文了~!
骨科医生:多坐硬板凳常坐沙发不利于健康,沙发质地太软,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容易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受压力增大。久而久之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骨质增生,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这样做
mark
坐有靠背的硬椅子,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腰背部贴紧椅背,这样可以使腰背部肌肉更放松,腰椎间盘压力也较小。
心血管内科医生:疲劳时别喝咖啡浓茶有人习惯在感到疲劳的时候喝咖啡、浓茶或抽烟来提神,千万别这样做!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心慌就是这种症状的表现之一。身体疲劳时吸烟,烟草对身心的伤害也会加倍。
这样做
mark
不妨泡点提神、缓解疲劳的饮品。比如,将百合、枸杞、红枣各20克,加水泡五分钟后调入蜂蜜喝,早晚各一次。
血液病科医生:头发能不染就不染据报道,年以来,医院血液科相继收治过一些不明原因的白细胞、红血球、血小板大幅度减少的血液病人。经医院病例分析和调查,这些患者均是彩色染发者,且都有两年左右的染发史。另外,化学染料可能也会导致膀胱癌。
这样做
mark
1.能不染就不染;
2.实在想染发的,最多半年一次。
药剂师:重复用药太坑人生活中常见的药物性肝炎多因患者自己重复用药、频繁更换药品、擅自联合用药造成。以感冒药为例,多数感冒药都含有解热镇痛的化学成分乙酰氨基酚,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或是中西药物混合使用,总剂量会在不知不觉中超量,造成肝脏受损,引起肝组织发炎。
这样做
mark
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弄清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只要通用名称相同就属同一种药品,不可同时服用,否则会重复用药,后果严重。
比如:百服宁和泰诺林,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一定不要同时吃。
眼科医生:必备太阳镜坚持戴太阳镜对保护眼睛、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非常主要,尤其在上午10点~下午4点之间这段阳光照射最强的时候。
这样做
mark
1.要选择标注阻挡%紫外线的镜片;
2.戴上不能感觉头晕;
3.一般的户外环境下可以戴灰色或棕色太阳镜,这两种颜色滤过性好,色彩感知也好,不建议选用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等;
4.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不要戴太阳镜,6岁之前尽量少戴。
肿瘤科医生:发霉食物要全部扔掉花生、玉米、黄豆、坚果等食物如果发霉了,一定不要再吃了,其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也会增加癌症风险。而且,水洗和烹调加工温度也不能将其破坏。有人认为把发霉食物有霉菌的地方切掉,食用没发霉的部分不会影响健康。实际上食物只要发霉了,就不宜继续食用。
这样做
mark
一旦发现霉变食品,大家一定要坚决丢弃!别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肾内科医生:上厕所要勤快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大患膀胱癌的可能性。
这样做
mark
多喝水,每小时排一次尿,这样能多“冲洗”肾脏和膀胱。
皮肤科医生:温水洗脸最防老夏天别用太冷的水洗脸,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不能被及时清出,容易出现粉刺和痘痘;冬天别用太热的水洗脸,否则面部皮肤容易产生皱纹。要想抵抗皮肤衰老,温水洗脸最好。
这样做
mark
一年四季,都用温水洗脸。
消化科医生:少吃剩菜剩饭在急诊,由于吃剩菜剩饭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发作的人还真不少,轻则头晕,重则呕吐、腹泻。千万别把剩饭剩菜当宝,没营养不说,医院,本来的节省也成了更大的浪费,何苦来着。
这样做
mark
剩饭剩菜难免会有,该吃还是该扔得有所区分:
1.凉拌菜建议不存放,或不超过4小时;
2.炒菜存放不要超过12小时,且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3.炖菜虽杀菌彻底,但存放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故建议存放不超24小时。
呼吸科医生:装修简单一些医生提醒,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不亚于室外污染,甚至更高!清华大学曾发布“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显示,由于人处在室内时间更长,从日均累积水平看,室内吸入的PM2.5是室外吸入量的4倍,相对室外,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
这样做
mark
1.可采购空气净化器,定期净化室内空气;
2.室内装修简单一些,越“豪华”可能污染越重;
3.少用地毯,以及布艺多的家具、饰品。
最后,再送大家一份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的秘方集锦——
刘渡舟(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1-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俞慎初(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祝谌予(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3-1〔降糖方〕
〔组成〕1.生黄耆30克2.生地30克3.苍朮15克4.元参30克5.葛根15克6.丹参30克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李孔定(年5月生,绵阳中医学校主任医师、副校长)4-1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年入院。病史: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朱良春(年7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主任医师)5-1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方药中(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6-1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在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周仲瑛(年生,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0-1
〔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
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谢昌仁(年8月生,主任医师、江苏省名老中医)12-1、〔消渴方〕
〔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黄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医院检查发现尿糖(++++),血糖㎎%(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来源:健康时报(jksb)、针推医学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赞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