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结果差异很大,是谁在捣鬼

作者:医院检验科朱丹萍

一次值班,一男患者拿着化验单前来咨询。“医生,您帮我看看这个结果,医院查的铁蛋白为.76ng/ml,今天怎么就只有90.48ng/ml?”我拿过化验单,两份报告都是采用化学发光法,参考范围相同,也许仪器不同,但是这结果也相差有点大了?

我仔细察看该患者几小时前送过来的血清标本,无溶血,也不含纤维蛋白和其他颗粒物质。仪器状态良好,质控在控。复查结果为91.23ng/ml,患者诊断为慢性胃炎,血常规:白细胞为3.22×10^9/L↓,淋巴细胞为50.3%↑;谷草转氨酶43U/L↑,碱性磷酸酶为U/L↑,这些均有可能造成铁蛋白升高,建议患者重新抽血复查,结果为90.52ng/ml。所以,本院的铁蛋白结果可信度大;外院的检测结果由于信息量不足,无法排查其可信度。那么,如何理解外院的铁蛋白结果呢?

在临床上,铁蛋白升高多见于

1、体内铁负荷过度:如原发性血色病,β地中海贫血反复输血后等。

2、肝脏疾病:如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等。

3、恶性肿瘤疾病:如急性非淋巴白细胞白血病、肝癌、胰腺癌、白血病等。

4、急性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5、铁蛋白假性升高:即并非患者本身血清(或血浆)铁蛋白高,而是因为一些操作或者实验错误等因素造成的假的高值。

有可能导致铁蛋白假性升高的因素有

1、样本浑浊,灰尘污染,存在微小凝血块等微粒,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则可能出现高值。

2、溶血因素,外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含有铁蛋白,若细胞破碎,则铁蛋白进入血清,引起铁蛋白增加。

3、采血时,应该选择合理的时间,部位以及采血管。

①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时,空腹采血很重要。饮食造成的血清浊度高,有可能引起铁蛋白检测值升高。

②采血时,要避开有伤口的部位。该地方血流慢,渗透压改变,易造成细胞破碎,铁蛋白升高。

③采血时,压脉带使用时间合理,压脉时间过长,有可能成细胞破碎,铁蛋白升高。

④采血管使用顺序及选择得当。有研究表明,个体样本的铁蛋血浆浓度值与血清浓度值之间可能有大于10%的差异。比如肌钙蛋白,铁蛋白等免疫项目检测时,EDTA抗凝剂可能参与免疫复合物裂解造成结果偏低,肝素抗凝剂可能与免疫复合物结合造成结果偏高,因此,抽血应严格按照顺序并且不同添加剂的采血管里的血不能混,避免干扰。基于理论,我对部分标本进行临床检测验证,结果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与血清标本比较,溶血、肝素抗凝的标本会造成铁蛋白检测值偏高,而EDTA抗凝的标本会造成铁蛋白检测值偏低。

不同条件下,铁蛋白检测值比较(单位为ng/ml)

(备注:没有进行检测使用符号“--”进行表示)

4、若仪器状态不佳、质控失控、定标过期、试剂过期等,均有可能造成结果的不准确性,所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也是避免检测值错误的前提。

铁蛋白作为临床一个非特异又重要的指标。对于检验科,应该严格把控检测全过程的质量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标本的采集,患者抽血准备应该指导到位,对于标本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三步曲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临床医生,应结合其他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检验结果有所思考以及辨别,及时和检验科沟通。只有协同合作,互相监督,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来源:检验视界网

编辑:柒柒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xingweiyan.com/wyjx/7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