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亲爱的伙伴,今天是不是已经拿到了自己的体检报告了呢?面对条目繁多的检查结果你是不是一时摸不着头脑?
别着急!航小信会和你一起解读身体健康的密码!
体检报告三部分第一部分:总检报告,包含总检综述和总检建议。这是有资质的体检总检医师对此次各种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得出的体检结论及建议,这是核心部分,小伙伴们千万认真阅读,不要错过。
第二部分:物理检查部分。主要是借助听诊器、血压计等简单仪器初步检查,包括一般检查,体格检查(内科、外科等),一般会即刻知道结果。
第三部分:实验室和器械检查部分。使用大型专业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有生化检测,C14呼气试验检测、粪便隐血、B超、心电图、放射(胸片)等。
体检报告怎么看?1血压数据教你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人的正常血压是收缩压(高压)在90-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60-90mmHg之间。伴有部分慢性病的理想血压,可以请教你的责任医生。
2B超、心电图、C14呼气试验检查出现的异常
1、心电图检查中出现T波异常。这是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情况,提示心肌缺血,可能与冠心病、高血钾、高血压或检查前过度疲劳有关,有参考价值,单项的异常不做诊断依据。建议:可以请教你的责任医生。
2、腹部B超检查(1)腹部B超检查中发现脂肪肝。建议:轻度脂肪肝通过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和限制饮酒会减轻,中度及以上需要治疗,同时定期做B超追踪观察。防治:脂肪肝虽然是一种临床病变表现,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轻者无任何表现症状,但一旦严重就很影响健康。脂肪肝属可逆性疾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主要是控制饮食(管住嘴),适量运动(迈开腿)、戒酒,定期检查,健康生活。
(2)腹部B超检查中肝囊肿,肾囊肿。多见于中老年人。建议:小的、无症状的肝肾囊肿一般不需要处理,大的(5cm)、多发或有并发症的肝肾囊肿需要到进一步治疗,可以请教你的责任医生。
(3)腹部B超检查中胆囊息肉。
建议:胆囊息肉一般无症状,大多体检时发现,小的胆囊息肉一般无需处理,单个胆囊息肉且超过10mm的,建议请教你的责任医生。
(4)C14呼气试验检测中出现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增生性息肉密切相关。
建议:HP感染者应给予根除治疗,医院医院专家到医院为大家专门看诊,请 降低:1)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2)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
5、肿瘤标志物两项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上看到肿瘤标记物异常,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癌症。医生表示,一般轻度升高可能提示的不是癌症而是其他疾病,如果升高比较明显,比如3倍以上的升高,就要及时通知体检患者,马上到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甲胎蛋白(AFP)参考值:20ng/ml。
升高:原发性肝癌大多AFPng/ml,但仍有小部分AFP正常;內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转移者;妇女妊娠3个月后一般在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5ng/ml。
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等。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部分病人也会升高。
糖链抗原(CA)参考值:35u/ml。
升高:主要见于卵巢癌(60%~97%患者升高)。另外,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乳腺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等也可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卵巢囊肿、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也可升高。
糖链抗原(CA)参考值:25u/ml。
升高:主要见于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阳性率可达80%;肝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阳性率一般低于10%。
糖链抗原(CA)参考值:39u/ml。
升高:主见于胰腺癌,常用于鉴别胰腺良、恶性肿瘤。此外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也可见增高;消化道炎症如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也可有CA短暂的不同程度增高。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参考值:4ng/ml。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T-PSA浓度小于4ng/ml,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T-PSA会相应升高,因此,临床上常需根据患者年龄调整TPSA正常参考范围:60~69岁,0~4.5ng/ml;70~79岁,0~6.5ng/ml;TPSA>10ng/ml时,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FPSA/TPSA参考值:0.13-0.19。单纯的比值升高无临床意义;在TPSA异常升高的情况下,比值以0.15为临界点,可作为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要点:0.15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0.15患良性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性大。
拿到体检报告后,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明显(成倍)增高,或数次检测持续升高者,就有临床意义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检查,或定期检查,假如是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5理性对待体检结果
(一)注意体检建议
一份基本的体检报告包括检查信息和终检结论等,最值得参考的首先是健康建议。“对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千万不可忽视;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建议。”有些体检报告中会出现如复查、定期检查、进一步检查等术语,这并不是医生随意开的,更不可轻视。
复查指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如尿酸偏高可能与检查前饮酒有关,应在一周内第二次检查。
定期复查指体检的结果已有结论,为观察变化就必须定期复查。如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等,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如有变化就应及早手术。
进一步检查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医生就会建议你进一步检查。当体检结果已显出某种疾病,医生建议尽快治疗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
(二)指标不超并非没问题1、检查有局限性,体检做不到面面俱到。体检无异常者也要注意身体异常信号,定期体检。
2、“临界值”,留意临界值变化:体检报告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体检数据。有些体检者过分依赖这些数据,认为这些就是自己健康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这些数据只是体检时的数据,而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有可能受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一些检测项目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正确的做法是拿出相似或相同的条件下检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报告,再请医生诊断。受检者特别要注意体检中处于临界值的指标。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并要特别留意这些临界值的变化,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三)体检报告连续保存现在,所里每年都会安排各位同事进行体检,历年体检报告一定要保存好,建立好个人的健康小档案。前后体检情况作对比,可预知5-10年患某种病的几率。同时,不可忽略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
内容整理自网络
编辑/宫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