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副主任药师李中东
寒假来临,春节也不远了,你是早就计划好了去远方,还是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享受旅行的快乐,可别忘了健康保障。旅行途中,各地气候不同、气温多变、饮食各异,各类疾病很容易乘虚而入,在行李中加个旅行小药箱很有必要。不过,出门在外,携带的行李很多,药品虽不可少,但也不能面面俱到,要精简至恰到好处。
晕车晕船,“药”来挡
如果你或者家人容易晕车,外出旅行时可根据各种药物的特点和乘车时间长短,酌情选择1~2种晕车药。
●晕海宁(茶苯海明片)上车前半小时服,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每次1~2片,5岁以下儿童半片或1片。可有嗜睡、口干及皮疹等不良反应,食物或牛奶可减轻其胃刺激。
●眩晕停片(盐酸地芬尼多片)预防晕动病上车前半小时服,成人每次1~2片;治疗晕动病日服3次。可有口干、胃不适、头晕、耳鸣、皮疹、视力模糊等,偶见嗜睡、心悸等,停药可消失。
●东莨菪碱贴片出门前一晚贴于耳后皮肤上,或出发前5~6小时贴,乘车结束后取下药片;成人一次1贴(1.5毫克),8~15岁儿童一次0.75毫克,有效时间达3天。少有口渴、视力模糊、嗜睡、心悸、面部潮红、头痛、尿潴留、便秘等反应。
●安定片成人每次1~2片,长途旅行可加服1~2次,不宜过饱或空腹服用。
注意事项
①晕车药不可和其他感冒药、抗组胺药(过敏药或鼻炎药)、镇静药、镇咳、祛痰药等并用,也应避免合用胃肠镇痛、解痉药。
②嗜铬细胞瘤、癫痫、机械性肠梗阻、胃溃疡、严重肾功能障碍、心动过缓、6月以下婴儿及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感冒发热,“药”对症
旅行途中,若遇室内外温差大、车船空气不流通,加上饮食不规律、保暖不到位,易致免疫力下降,一旦被“病毒”等盯上,很容易感冒,可备1~2种以下感冒药。
●泰诺、百服宁、白加黑等侧重于解热止痛,对鼻塞也有效,选一种即可。
●新康泰克适合仅有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过敏症状者,无退热止痛作用。
●达菲这是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条件的也可以备着。
注意事项
①感冒用药宜“少而精”。用一种药物有效时,就不必用两种药物。
②“对症”用药。发热、头痛、咳嗽症状较严重者,可选含对乙酰氨基酚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感冒药;鼻塞严重者,可选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流鼻涕和打喷嚏等卡他症状较严重者,可选含扑尔敏(盐酸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咳嗽、痰多且黏稠者,可选用含愈创木酚甘油醚的感冒药。流行性感冒者,可选抗病毒药。
③需驾车者,慎用含抗组胺(扑尔敏等)的感冒药。
腹痛腹泻,“药”莫急
出门在外,常因气候、饮食、卫生等而出现腹泻。旅行期间出现的腹泻称为旅游者腹泻,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因食用受致病菌、寄生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所致,发病迅速,常见于气候炎热地区。治疗腹痛腹泻,药物要有针对性。
●思密达为胃肠黏膜吸附剂,既可保护受损的肠黏膜免受病菌和过敏原侵袭,又可吸附肠道中的病菌。
●蒙脱石散治疗成人、儿童急慢性腹泻,每次1袋,每日3次。
●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饭后服,每次1~2片,每日2~3次。
●抗生素伴发热的小儿,可选用在小肠吸收的阿奇霉素等;大人可用黄连素、氟哌酸等。
●口服补液盐可帮助补充腹泻后丢失的电解质、水分。若频繁呕吐、腹泻,严重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他多酶片(帮助消化)、藿香正气水/片/胶囊(发生急性胃炎引起的胃胀、恶心、吐泻,舌苔白腻时用)、保和丸(消食药)、大山楂丸(消食药)等,也可以备些。
注意事项
①出现腹痛,不宜马上吃止痛片。虽然止痛片能缓解腹痛,但容易掩盖阑尾炎等初期症状和病情,耽误治疗。
②腹泻初,宜先观察,不应急着用止泻药,也不宜用抗生素。
③如果腹泻严重,2~3天也不能缓解,就要用药,并在症状缓解至少2天后才能停药。
④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可用口服补液盐,或者用白开水加入少量食盐和糖。饮食以咸菜佐餐的清淡米汤或稀粥为好,随后可吃面条等流质,不宜喝牛奶、冰镇饮料等。
过敏瘙痒,“药”救急
出门在外,环境、饮食、气候、疲劳等因素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并不少见。适量备1~2种合适的抗过敏药,可以救急,减轻过敏、瘙痒症状。治疗过敏的药物主要是抗组胺类药物。
●苯海拉明、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酮替芬等是第一代抗过敏药,一天需服用多次,疗效略差,但价格便宜,有嗜睡、口干、尿潴留等副作用。为安全起见,在驾驶车辆期间不应使用。如需使用,睡前服药较好,既治病,又助眠。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伊巴斯汀、咪唑斯汀等是第二代抗过敏药,服药次数少,起效快,作用强。嗜睡作用轻或无,无口干,对前列腺影响小。为确保驾驶安全,服药后8~12小时内不要开车、高空作业或操作机械。西替利嗪从肾脏排出,肝功能不良者可选用。
●非索菲那丁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是第三代抗过敏药,疗效好,价格较贵,不良反应轻。
注意事项
①老年人使用抗组胺药应适当减量,避免剂量过大或作用相加。
②哺乳妇女、婴儿长期服用抗组胺药有害,应避免。
③抗感冒药以复方的居多,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组胺药,应避免同时使用,以免造成同类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机会和严重程度。
④服用抗组胺药时,不要饮酒。饮酒可加深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状况,极不安全。
伤口出血,“贴”立止
发生外伤时,创可贴是必不可少的急救药品。创可贴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较小的切割伤;伤口较深,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以及有异物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创可贴不宜用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等皮肤疾病。
注意事项
①要先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确认伤口内没有不洁物。
②注意伤口变化,定期更换。贴上创可贴24小时后,若伤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渗出,应及时打开检查;若伤口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现象,应停用创可贴。
③创可贴还可有其他妙用。如:修补眼镜、帐篷、包袋等;贴于手指干裂处缓解疼痛;贴在脚上易磨损部位,避免新鞋伤脚。
慢病患者,“药”必带
以上几类药物针对的是大部分普通人群。如果患有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一定要记得备好每日需服用的常规药和应急药,如有心血管疾病者,还需备些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此外,还可根据个人或家庭需要,带些绷带、纱布、胶布、体温计、碘酒、药用棉花、小剪刀等医疗用品,以应不时之需。正红花油、风油精、清凉油等也可选一种带着,用于扭伤淤肿、风湿骨痛、头昏脑胀、蚊叮虫咬等。
购买《大众医学》出品图书、电子书,请进入微书城(点击图片↓)
健康锦囊、科普文章付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