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为何到哪都是老大看看他对中国男篮 http://www.anyiruguo.com/dxdm/19672.html案例一去年11月29日,69岁的女性患者向某因突发腹痛、排便困难,医院收治入院,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冠心病、慢性胃炎。当晚,医院曾对向某进行肥皂水灌肠治疗一次。12月3日,患者病情恶化,转院治疗,实施紧急手术。手术记录显示,患者体内的直肠已经破裂,破口直径约0.4厘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诊断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12月5日,老人抢救无效死亡。灌肠导致患者直肠破裂,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医方赔偿48万,医院4名医护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和内部处分。其中主治医生被停止医师执业一年,免去外科副主任职务,取消三年内高级职称参评资格,扣罚3万多元,取消人才津贴。护士停止执业一年;值班医生被予以警告,扣除一年绩效工资;外科主任亦被警告并扣绩效工资。(来源:澎湃新闻)案例二这是多年前的一次操作失败经历。患者是一名老年病人,医嘱要求灌肠以缓解便秘。科室值班护士配好灌肠液,已经操作了,但肛管就是插不进去,求助于高年资护士阿兰。阿兰并不以为然。灌肠这么简单的操作,插管有什么难的?拿起肛管,就给患者操作起来。当时,那个患者可能是有痔疮或直肠肿瘤吧,阿兰也插不进去,最后,患者肛门都出血了,患者痛苦不堪!医院内五科,一个老年患者发生了便秘,值班医生让护士给患者灌肠,以缓解便秘。灌肠时临床很常见的护理操作,值班护士很快就操作完毕,离开病房。可谁知,该病人后来到卫生间排便时突发猝死!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旋即纠结一帮人,在医院里大闹一场,医院最终赔钱了事。点评灌肠术是临床很常见的护理操作,可是,上述这些案例却带给医务人员以血泪的教训、前车之鉴!教训之惨痛,唯有经历者痛心疾首。因为便秘而灌肠者,以老年患者为多发。众所周知,老年患者是特殊人群,常常身带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护理人员对其实施灌肠过程中,如果忽略了灌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上述案例中,患者因灌肠而出现直肠破裂、肠黏膜出血、心跳骤停,灌肠还会引发哪些并发症?下面,就灌肠法之相关事宜,与大家一起探讨。灌肠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根据灌肠目的,灌肠法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大量不保留灌肠,主要用于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稀释并清除有害物质以及为高热患者降温。实施灌肠操作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主要有:肠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1.肠道黏膜损伤临床表现:操作过程中患者诉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如肛裂临床表现。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大便带血丝;甚至因排便疼痛而表现为排便困难。临床应对:(1)操作过程中,患者诉肛门疼痛时,护士应立即暂停灌肠。(2)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与患者沟通交流,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3)疼痛剧烈者,立即终止操作,并予以对症处理。(4)一旦发生肠出血,按肠出血处理。2.肠道出血临床表现:可见肛门出血、滴血或排便带有血丝、血凝块。应对处理:(1)严密观察患者:患者一旦出现脉搏快、面色苍白、大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可能发生了肠道出血,应立即做出应对。(2)患者一旦出现肠道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嘱患者平卧。(3)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相应的止血药物或局部治疗。(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情况。如病情恶化,发生肠穿孔、肠破裂、按肠穿孔、肠破裂处理。3.肠穿孔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腹胀、腹痛,查体下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腹部B超可发现盆腔积液。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灌肠并使患者平卧,同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2)立即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3)一般处理: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4)留置胃管,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患者腹胀、腹痛。(5)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和安慰患者家属,保持镇静。4.心律失常/心跳骤停临床表现:患者灌肠过程中,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及面色、神志改变,有的病人会诉「心里难受」,操作者评估患者血压、脉搏异常。应对处理:(1)立即停止灌肠并助患者平卧,吸氧。(2)报告值班医生。(3)急查床边心电图。(4)严密心电监护。(5)出现心跳骤停者,立即CPR,就地抢救。灌肠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保持一定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过高,压力过大,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不仅不易保留,而且易造成肠道损伤。2.操作准确: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3.操作动作轻柔:操作者应顺应肠道解剖,勿用力,以防损伤肠黏膜。4.如插入受阻:插管不顺时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慢插入。5.现场应对:如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大汗、剧烈腹痛、心慌气短,此时可能发生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处理,采取急救措施。6.注意灌注速度:注入速度不得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7.密切观察: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何保障灌肠患者安全?近年来,为了安全起见,这种大量不保留灌肠应用已有所减少。缓解便秘更多的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和术前肠道准备,则以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为主。1.灌肠前评估: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考量患者身体条件,询问用药史、病史,身体条件较差者,不予灌肠。必要时,老年患者操作前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测。老年人灌肠以小量不保留灌肠为宜。2.把握灌肠禁忌症: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3.告知风险: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操作风险告知,做知情谈话记录。4.签署告知书:签署特殊操作知情谈话记录。留下原始的文字记录,以示慎重,对医护人员、患者也是一种保护。5.操作中严密观察:操作过程中,不时询问患者感受,发现异常,及时终止操作,立即作出应对处理。6.认真听取主诉:即使患者不吭声,护士也要主动询问患者,以判断患者的神志和感受。7.灌肠后交待注意事项:有心脏病史或心力衰竭者,安排患者床上排便。一般患者护士也要交待患者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参考文献1.基础护理学/李小寒等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END—推荐阅读
年薪最高12万,医院新增护理岗位+等你来
甘露醇遇上地塞米松:为什么出现结晶?输液贴粘掉3cm×2cm的皮肤,医院性损害,转发提醒所有人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